-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核作业一:创新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家乡的历史》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历史,对历史知识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通过小组,培养学生的精神。
2、通过对历史的探历史文化名人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武王伐纣途径“宁邑”修兵练武,“修武”从此诞生。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姬发兴兵伐纣,从陕西东进渡孟津会合八百诸候后,大军向商都朝歌一路猛进,到达宁邑后天降大雨,三日不止,经姜子牙问卜后,乃勒兵于宁,修整武器,休养军队,遂将宁邑改名为“修武”。从此,修武不但获得了沿用三千多年的县名,还诞生了一大批与武王伐纣相关的村名、地名。李固遗址和郇封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刀、石斧、石铲、石簇,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居住。300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英雄逐鹿,志士往来,帝王游幸,名流聚居,为当代留下了无数可凭可吊的历史遗迹,如汉献帝禅陵、二乐台、嵇山、嵇康淬剑池、刘伶醒酒台、捻军过境碑等。武王大军将修武作为伐纣之战的最后出发地和后勤基地,从修武出发后在修武之东二十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包举行了最后的“会盟”仪式,宣布了“战场纪律”,宰牲宣誓,然后才揭开了牧野之战的序幕,夺取了朝歌,推翻了殷商王朝。武王最后一次会盟的小山包后来被改名为“同盟山”,当时也在修武境内(现属获嘉县)。而作为武王伐纣的后方基地,牧野之战中受伤牺牲的周军将士也被运回修武抢救,其牺牲将士就埋在修武,形成一个百余亩大的墓冢,因为其时还在商末,所以称为“商冢”。其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设立的烈士陵园”。 
魏曹丕逼汉“禅位”,汉献帝贬居修武。延康元年十月,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刘协被封山阳公,居修武县浊鹿城共14年,死后葬于古汉山下,墓冢称“禅陵”。历史上著名的瓷器窑:修武当阳峪瓷窑遗址 当阳峪瓷窑遗址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遗址上尚存有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雕刻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块,上载有: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可见当时规模之大。该窑传世产品以剔花瓷与绞胎瓷名闻中外。中央、省、地、市博物馆及英、日等国博物馆均有收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季刊1933-1935年合定本第8卷刊文,给以高度评价。1951年我国考古学家陈万里亲临现场考察,并在1954年《文物参考资料》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谈当阳峪窑》的考察报告。1981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也列有此遗址。当代专家也评价说,在黄河一北的古瓷,无一可与当阳峪瓷媲美。?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修武县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众多历史名人在此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近300人,其中皇帝、君王39人,宰相和相当宰相的三司(三公)48人,将军、元帅40人。著名文人学士、三教九流名人159人。中华始祖、炎黄二帝都曾在此活动,留下了传说和遗址;大禹治水也曾长驻此地;世界级文化名人孔子曾在此问礼游学;乐圣朱载育曾在此教学研习;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维、钱起等人都到修武游山玩水,王维更是在此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 
??? 1、宁封子 
??? ?? 黄帝时期,宁邑(今修武)人。是中华陶瓷业的首创人物,被黄帝封为“陶正”,负责在全国推广制陶技术,管理制陶业的生产与发展,因而其被推崇为我国制陶业的祖师爷。封建时代的陶瓷作坊和窑场,都供有宁封子的画象或牌位,以示对祖师爷的敬仰之情。相传黄帝曾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制陶之术。宁封子发明的制陶之术,写下了中国古代史崭新的一页,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宁封子死后,埋于宁北山中(今修武云台山)。我国道教奉其为“龙骄真人”;又被玉帝封为“五岳丈人”,是中华五岳之神的顶头上司,还赐于宁封子“三庭”之印,掌管天上人间的“天庭、地庭、朝庭”之事,其位置在神仙序列中,十分显赫。 
???? 2、张良 
????? “汉初三杰”之一,汉高祖刘邦最重要的谋臣。字子房,相传为战国时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原姓姬,先世为韩国贵族,因国恨家仇对暴秦结下深仇大恨,他出巨资雇一大力士刺杀秦始皇未成,后隐姓埋名,逃到南阳(今河南省修武县北一个古城邑)之北的山里躲避。张良躲避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修武县云台山子房沟。之后张良出山助汉灭秦,屡为刘邦出奇谋妙计,成为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西汉立国后,张良被封为留候。他在目睹了西汉一些功臣、名将陆续被杀的事例后,激流勇退,隐入民间,再次隐居于云台山,直至病逝。目前,修武云台山仍有“子房沟村”、“子房钓鱼台”、“子房湖”、“张良峰”等与张良相关的人文景点。 
??????????????? 汉献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