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抗衰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生素抗衰老

维生素抗衰老 【要】 目的:研究胡萝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对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小鼠,采用维生素E和不同剂量的胡萝卜多糖对小鼠灌胃处理。结果:胡萝卜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脑中SOD、CAT的含量,降低小鼠血清、肝、脑中MDA的含量,提高小鼠血清、肝、脑T-AOC(总抗氧化能力);高、中剂量的胡萝卜多糖效果与一定量维生素E效果相当。结论:胡萝卜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胡萝卜多糖; D-半乳糖; 抗氧化; 抗衰老; 1991,11(3):42-45. 3 Frolkis VV.Aging,anti-aging,ontogenesis and periods of agedeve- lopment〔J〕.Gerontology,1999;45(4):227-232. 4 Miquel J.Can Antioxidant diet supplementation protect against age-related mitochondrial damage〔J〕? Ann N Y Acad Sci,2002; 959:508-512. 植物衰老是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活性氧自由基(activated oxygen species)的产生被认为是导致这一过程的重要原因〔1〕。事实上,植物在正常或非正常代谢进程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同时它们又存在着清除这些自由基的机制,包括保护酶系统,如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和非保护酶系统,如维生素C (AsA)、类胡萝卜素(Car. )、维生素E等〔2〕。前人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小麦等农作物上〔3〕, 质膜透性采用相对电导法测定〔4〕。按文献〔5〕的方法浸提色素,并用文献〔4〕的方法测定和 计算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O·2产生速率参照王爱国等的方法〔6〕测定。酶液制备时,取0·5 g叶片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10mL的50mmol·L-1磷酸钾缓冲液(pH 7·8)研磨成匀浆并全部转入离心管中,于15 000×g离心15 min,上清液即为酶液。以上操 作都在4℃下进行。取上清液测定POD〔7〕、CAT〔7〕、丙二醛(MDA)〔8〕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4〕,其中POD和CAT活性被定义为每分钟OD值减少1·00为1个活力单位(U·min-1·g-1FM)。As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用5%的偏磷酸提取,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9〕测定含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植物非保护酶系统的重要组分, AsA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可以直接清除1O2、O·2及·OH等活性氧自由基〔11〕,还能维持另一重要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还原态〔12〕,并通过抗坏血酸-谷光甘肽循环(AsA-GSH cycle)间接清除H2O2〔13〕等。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JE, Ledge R L, BarberR F. The role of free radicals in senescence and wounding. New Phytologist, 1987, 105: 317~344 2 白宝璋,韦宏恩,靳占忠.植物生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37~256 BaiB Z, WeiH E, Jin Z Z. Plantphysiology.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5. 237~256 ( in Chinese) 3 肖 凯,王殿武,张荣铣,方 敏.小麦叶片衰老生理变化的研究.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4, 1: 46~48 XiaoK, WangDW, ZhangR X, FangM. Study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leaf senescence ofwheat. AgricultureOverseas-wheatCrop, 1994, 1: 46~48 ( in Chinese) 4 邹 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4~99 Zou Q. Experimental guidance ofplant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Beijing: ChinaAgriculturalPress, 1995. 4~99 ( in Chinese) 5 张宪政.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辽宁农业科学, 1986, 3: 26~28 ZhangX Z. Plant ch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