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人文生态艺术美
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人文生态艺术美摘要:明吴门画派画家以园林庭院山水画建构理想心斋,守护理想人格心性的人文生态艺术美,剖析吴门画派文人画家追求守护的人格美、艺术美与创生人文艺术美理想境界的生态美,对中国大美术观深入哲学式思考。
关键词:吴门画派;园林;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01-03
明吴门画派画家游园、居园、构园、绘园,园林山水是其理想心斋,建构其饱游沃看可游可居可卧的林泉之好。以斋室庭院为题材的绘画融入画家理想生活意境,运用画面质料、章法色墨建构整合心性意趣,以真园、轩、斋之名画意境中的园林、庭院与斋室。
一、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真境与意境创生整合的生态艺术美
吴门画派山水画分写实景、摹古、即兴写意三类,①写实景描绘吴中山水与庭园、斋室山水画有创新。写实景非其终级理想,以画自娱才是其真境与意境创生整合的终级理念。吴门画派被董其昌列为董巨、元四家之后的文人之画,说:“吾朝文沈又遥接衣钵”。②文人画抒发性灵写得意与失意都是感情凝结,讲究笔情墨趣,意境幽淡,笔简意浓以自娱,格调清新平和淡雅。吴门画派承元四家文人画统。沈周说他作画“聊自适、闲居饱食之兴”③、“余作画特游戏”,④他的画多“信手涂抹,不拘于形似,妍丑不管,多潇洒自在,无一点郁闷情绪,无一点媚俗的气息,贵在意到情适”。⑤自娱是吴门画派画家终级审美理想。杜琼提出“胸中造化,吐露于毫素之间。恍惚变化,像其物宜者。则足以起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焉,亦不能无助也”。⑥文征明诗画都渗透着真境与意境圆融整合的审美理想。吴门画派以园林山水画抒发自我心性情感,注重真景表现,这是生态美观念性的真实。“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⑦画家自然与艺术审美观通过对真山水无穷变幻的把握表露出来。写实抒情兼备,真境意境创生整合,着意于具体的吴中小景,醉心于景中之景,如沈周《东庄图》册、文征明《拙政园诗画册》等。描绘的是画家游历过的真境,“以一种日常的亲切方式打动欣赏者”⑧点景人物引观者入画境。文征明《东园图》卷,写庭院内外有树木掩映的曲径、假山、竹林、池水,文人高士精细入微,观之让人心意荡漾其间。《真赏斋》图,斋前古木参差,山石错落其间,斋后竹林远山,斋内陈设具细可辩,观者心意可游走其间。董其昌论文征明画说“文公精工具体,吾所不及”[注:董其昌:《容台集》。]。沈周《东庄图》册用笔朴厚简拙,园林小景富情趣。画家游历时生成激荡之情整合有我之境以笔墨形式传达。沈周的《魏园雅集图》《东庄图》描绘真实场景,画面有可识性,但经过主观修饰,绘景同时又抒发主观情感。画家用写实之意传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美,“一水一石皆从耳目之所睹,记传其神采”,[注:见吴敢:《沈周》第117页 台湾历史博物馆编印《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大家书画集》第9页。
]这种可识性是以文人的绘画思想来借景抒情,将写意的精神实质与实景之美圆融整合。杜琼提出像其物宜即尊重物象真实美,对沈周与文征明影响极大。吴门画派对真实景观的描绘并不是停留在物象之上,他们将胸中造化与真实景观恍惚变化用以抒发个人性情,融情于景。写景与抒情复杂交错是画家游历后追忆情感之作。沈周在《西山纪游图》卷中跋曰:“平生好游,未足之心归而追求其迹,放笔想象一林、一溪、一峦、一坞”他描绘实景是追忆筛选画面景物。沈周《草庵图》卷是游历咏诗之后画之,跋道“茂公曰:诗状小处将无遗,向顷一图使画中更见诗。”沈周听之绘此图。游历后即兴作是画中景和真景在似与不似之间。庵中房屋变化错落,曲径池田自观察所得,用疏简沉郁之笔清新生意。筛真景繁杂更为清净简易率真,表游历雅致情怀更有清幽之气。沈、文画作真景与抒情圆融,表现平和安逸心态,恋吴中美景,醉园林幽居,寄情书画以自娱,是真园林庭院对画家心灵的陶冶和净化并为之传神。对真实之景的写生来借物抒情,是吴门画派画家的创新。明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把园林、庭院的真境与作者借物抒情的意境圆融、创生、整合,表现出具有生态的园林、庭院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真境美与借物抒情表达有我之境的生态艺术美。
二、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中两难结构矛盾整合的人文艺术美
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受时代、修养、自娱等影响,风格与审美有程式化特点。画面真境与程式化重复、世俗与雅逸等多重两难结构,这是吴门画派园林庭院山水画人文艺术美,本文以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的角度引申哲学式思考。
1.世俗与雅逸两难结构矛盾圆融整合人文艺术美的哲学式思考
世俗为沈周、文征明所代表的是吴门画派山水画的多样目的性和日常生活化。雅逸表现在描绘文人幽居、雅集、送别气息平和幽静。使俗不伤雅,雅更显幽。并对多样目的性和日常生活化的两难结构矛盾圆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