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PDF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PDF

第21 卷 第3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 o l. 21 N o. 3 2005 年 3 月 T ransactions of the CSA E M ar.  2005 83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1, 2 2 ※ 2 2 3 4 阎建忠 , 张镱锂 , 摆万奇 , 朱会义 , 包维楷 , 刘燕华 (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400716;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北京 100862) 摘 要: 该文以大渡河上游壤塘县、马尔康县和金川县为例, 在野外考察、农户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等多种手段, 研究了该区1950~ 2000 年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和1967~ 2000 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在河谷区、中山区、林区和牧区, 居民生计方式的演变具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生计方式的演变, 大渡河上游具有多样的土地利 用覆被变化过程。1980 年代以后, 该区不同地带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具有显著的差异, 居民对环境退化具有不同的响应 方式。该研究还表明, 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关键在于改变居民的生计方式, 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关键词: 大渡河上游; 生计方式; 土地覆被变化 中图分类号: F 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05) 阎建忠, 张镱锂, 摆万奇, 等.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 (3) : 83- 89. , , , . Yan J ianzhong Zhang Y ili BaiW anqi et al L ivelihood succession and land use cover change in the U pper R eaches of D adu [ ]. , 2005, 21 (3) : 83- 89. ( ) R iver w atershed J T ransactions of the CSA E in Ch inese w ith English abstract 计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由农牧业 0 引 言 [ 15 ] 向兼业的演变 。1950~ 1980 年之间的集体经济时期, 生态脆弱区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热点地 由于人口快速增长, 而劳动力无法转移到二三产业, 只 区[ 1- 4 ]。中国有大量的生态脆弱区, 在这些区域, 人们利 能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劳动力投入 用土地的首要目的是生存, 在不同的资源环境背景下, 来维持生计。 1980 年以后, 由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 人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维持生计, 如农业、半农半牧业、 移, 居民生计转而依靠二三产业, 相应地引起土地利用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