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PDFVIP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PDF

( ) , 第 卷第 期 经 济 学 季 刊 11 2 Vol.11 No.2 年 月 , 2012 1 Januar 2012 ChinaEconomicQuarterl y     y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 生产率估计: — 1999 2007 鲁晓东 连玉君*   摘 要 当前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正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     , 。 微观企业层面 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机理 针对企业 TFP估计 , 中出现的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性偏差 一系列的最新修正方案被 , 。 提出 并形成了很多前沿的估计方法 本文对这些新方法的逻辑进 , 。 — 行了梳理 旨在廓清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利用 1999 , 、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 本文进一步应用最小二乘法 固定效应 2007 方法、 法和 法等参数和半参数方法核算了我国主要工业企业 OP LP 的 , , TFP 在横向对比之后 发现半参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计 量方法中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 , , , ,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企业 半参数 生产函数 GMM   、 一 引 言    , 对生产率的测算是很多实证研究的基础 它通常被解释为总产出中不能 “ ”。 ( ), 由要素投入所解释的 剩余 这个剩余一般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TFP 它反映了生产率作为一个经济概念的本质 ( , )。 首先 Massimo etal. 2008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