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及欣赏子君子云中子王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学习及欣赏子君子云中子王峰

怎样学习和欣赏四君子 ---云中子 王峰 几千年来,四君子清高淡雅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被视为中华民族人格的象征,人们咏梅、赞竹、赏兰、吟菊已成为一种传统,同时也是历代画家特别钟爱的题材,他们把自然之物人格化,借以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四君子是中国画的四个画科,看似简单,但画好了的确很难,故古代大师大多擅其一二,或梅或竹,很难全擅。郑板桥一辈子写兰竹、王冕一生画梅,古人有半生竹、一生兰之说。究其原因,首先,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人不高雅难写兰心竹意,不追名利,淡中取味,到极致才能无为而有为。其次,先做诗人、再做书法家,诗词书大半功,有此全面的修养是比较难的。 四君子作为绘画题材,在唐宋时期已很兴盛,到元代普遍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写意之风空前繁盛,遗明画家郑所南所画之兰均不着根,他耻于元人二臣,说“国土已失,我岂肯着地”,这种人格精神使绘画超越了本身的意义,上升为一种民族气节。明清至当代,大师辈出,各具特色,像石涛、吴昌硕、扬州八怪、董寿平等均是擅画四君子的高手。 君子有德行,自明代黄凤池梅兰竹菊四谱问世,从此梅兰竹菊便有了四君子的称号。梅花,“不染风华别有神,不与桃李混凡尘。”“冰天雪地傲苍穹,东风一吹便成春。”“冰雪磨练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天暮,能开天地春。”凌寒傲雪,冷艳孤芳。 竹子,“玉润碧鲜,烟清月婉。风欺不偃,宁折不弯。”“虚中莫匹,刚直不屈,契道含灵,表贞示节。”“寒躯三九领风骚,出土凌云节节高。”苏东坡一生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可一日无此君”,此君正直刚强,虚心节实。 兰草,“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石居,不竞繁华美。”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清雅野逸天下闻,独傲西风不沾春。”凌霜傲骨,君子节操。画者得之性,养其心,才能抒其情。 诗书画印是一个综合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情画意,咏诗抒情,像郑板桥先生的墨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通过诗词作品更有思想,作品从有限到无限、从内涵到外延,有效的书法补白,书画浑然一体,更有象外之象、意外之意。印章也一样。所以要有诗人的境界,以书入画,书画浑然一体。元代赵孟頫有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通此道,当知书画本来同”。用笔要有太极,快慢、干湿、虚实,有太极笔法才生动,即“用笔时须笔笔实,却笔笔虚,虚则意灵,灵则无滞迹,不滞则神气浑然,则天工在是矣,夫笔尽而意无穷,虚之谓也。” 学习四君子,要外师造化,不能依赖画谱,多写生观察,但不要照抄自然,千枝万枝精选一枝。要像诗一样,简单几句乃千古绝唱,要把画者修养学问、精神气质、思想境界简练集中体现在画面中。要切记中国是写意而不是写实,是意象而不是具象,是不似之似,要以形写神,以水墨为最上。笔者画梅花先学董寿平老师,后学王冕、金农、汪士慎等,但更注重对雪梅的描写,古人云“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做十分春”,梅更清,境更高。要注意平地梅俗,山间梅清高,宜曲、不宜直,宜瘦,不宜肥,宜疏、不宜密,要疏香空灵。雪梅,疏枝积雪,冰花雪心,冰清玉洁,雪要在用笔之中自然流露,精妙的笔墨之外留给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不要衬底色,不要使用白颜色涂枝干、洒雪点,落在匠人画上。多取繁枝,花大且红,密而繁,红火热闹,媚俗而无境界,失去梅花清高之境,是不可取的。 余画竹,学董老的厚重、恣肆,将板桥、夏昶、王绂、扬州八怪诸家融汇贯通。画竹,写叶最难,要变撇叶为写叶,要行书写叶,不要草书写叶,要有太极理念,在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太极、一般的阴阳,而是要极限,要特别厚重、特别潇洒,对比才能强烈。正叶,中锋用笔,要慢要厚重,侧叶要快要俏拔。正叶用颜体、侧叶用欧体,叶子要有重量感和质量感,用墨要有层次感,再把小枝小叶加以变化。要四面出枝,凸显动感,风清雨露各有姿态。大竹竿要侧锋写出,小竹竿要中锋用笔。画竹关键在叶上,不要把竹叶画成柳叶、苇叶。 兰草,我先学扬州八怪、后学文征明,写兰主要在叶上,要把一叶看成是一根线,中锋写叶,应写出来而不是拖出来,反正偃仰各有态,左顾右盼巧安排,秀劲绝伦,潇洒自然,快慢得当,简练的几叶要四面出叶,不要一边倒,四面出叶才有生气,用墨有深有浅,花心淡墨写出。 我的菊花是从学石涛、徐渭和八大而来,要注意四面出叶,疏密有致,水墨淋漓。四君子是中国画的经典和基础,像花鸟画的构图,万变不离兰草结构。写竹写兰可以说是在练字和线,从四君子推广到其他花卉、山水更加容易。 画者首先应弄清中国画继承的文化源头和性质,国人崇尚朴素美,越朴素品格越高,是大美。花巧的写实是媚俗,切记在功力到位的基础上体现的是一种境界,要大境界不要小技巧,要用齐白石之笔、徐渭之墨、取石涛之灵动、八大山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