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污染物质和处理工艺研究进展.docVIP

饮用水中污染物质和处理工艺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用水中污染物质和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污染物质及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左金龙/崔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A Review of Studies on Pollutants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Development in Water Supply ZUO Jin_long, CUI Fu_yi (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摘要】 分析源水中污染物质及其去除技术,国内外饮用水处理工艺采用全流程、多级安全保障技术,包括水源保护与水体修复,原水安全输送,水厂内安全净化,管网水安全输配等,以期将污染物质降至水质标准以下,确保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 饮用水; 处理工艺; 水质安全   中图分类号: R1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16X(2007)03-0174-07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ollutants in raw water and their removal techniques,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puts emphases on full_process and multi_layer safety barrier techniques,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water body restoration, raw water safe transport, safe purification in waterworks, safe distribution in pipe etc. Drinking water safety can be ensured by adopting multi_layer safety barrier technique to meet stricte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ter quality safe   1 水污染对水处理工艺及水质标准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使饮用水原水水质日益恶化,与此同时饮用水水质标准却日益严格,因此,加快饮用水工艺的研究,以保证生产出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水污染对水处理工艺   目前,在我国淡水资源本来十分短缺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水质污染日益加重,自来水厂被迫使用受污染的水源水生产饮用水,对常规净水工艺效果影响极大[1],主要有:①水中有机污染物大多是带负电荷的化合物,使水的电位升高,要保证一定的出水水质,需要投加大量的混凝剂和预氧化剂,从而增加了水处理成本。②现有的常规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一般为20%~40%,对氨氮的去除率仅为15%左右,出水中有机物含量仍然很高,加氯消毒后产生新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的特性。③有机污染物被输水管管壁上附着的微生物所利用,在配水管网形成非稳定的水,具有三致特性。   1.2 水质标准的变化趋势   饮用水水质标准状况是与生产力和分析手段的发展相适应的,标准直接反映了国家的研究现状和对饮用水水质认识水平。国际上主要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欧洲共同体(EC) 《饮用水水质指令》、美国环保署USEPA《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这3部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安全的水质标准,也是其他各国制定标准的基础或参照。这3部标准各具特点,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作了大量修订,突出表现在水质指标数量的增加、微生物和有机物种类、浓度的严格限制。通常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和放射性物质4大类。   我国目前水处理行业实际实施的是2001年的卫生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96项)和2005年建设部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101项),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106项)将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上述标准在总体指标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水厂的投资、设计、运行提出了高要求。   1.3 水厂的升级改造   目前我国的主流饮用水处理工艺是“混凝_沉淀_过滤_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杀灭细菌,对于日益污染的原水水质,常规工艺出厂水质无法满足新的水质标准[2]。因此,供水企业必须采取适宜的升级改造措施或开发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