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失纸张
消失的纸张(一):互联网人眼里的纸刊更像瘸腿的社区
HYPERLINK /author/huxiaodong 胡晓东 ? HYPERLINK 2013-08-07 08:20:13 ? HYPERLINK HYPERLINK /business 商业 , HYPERLINK /tech 科技 ? 来源: HYPERLINK / \t _blank 钛媒体 HYPERLINK /54460.html \l comment 20
HYPERLINK /tag/structure-of-business 商业模式 HYPERLINK /tag/chuantongmeiti 传统媒体 HYPERLINK /tag/newmedia 新媒体 HYPERLINK /tag/tougao 投稿 HYPERLINK /tag/paper%ef%bc%8ddisappeared 消失的纸张
在一个瘸腿的社区,你通过“兴趣”聚集了人群,你掀起“话题”吸引了读者,但阅读体验的落伍,及时互动与沟通的缺乏,粘不住用户也留不住读者。
?
?
? HYPERLINK \o 钛媒体 钛媒体注:社交媒体时代, HYPERLINK /tag/chuantongmeiti \o 查看 传统媒体 中的全部文章 \t _blank 传统媒体的价值不断被质疑。产业变局已不可回避,我们想建立一种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人之间的对话机制,更具建设性,也更具沟通性,故有此系列文,本文作者为多看科技副总裁、多看阅读负责人@胡晓东?。该系列文章都在钛媒体独家首发,可查看钛媒体网站相关专题: HYPERLINK /tag/paper%ef%bc%8ddisappeared \o 查看 消失的纸张 中的全部文章 \t _blank 消失的纸张。
?
据说按照互联网颠覆内容产业的顺序,首当其冲的是音乐与影视,其次是报纸,再接下来就轮到杂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音乐和影视是“无需再加工”的媒体形态,也就是说,当内容生产出来后,无论通过任何形态传递到用户端,得到的体验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用户当然愿意以尽可能低廉甚至免费的价格得到它。
但是,互联网颠覆了“按碟片收钱”的模式后,好歹留下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海量关注度,也使得影视与音乐公司得以改换模式,通过“造星”赚钱。
至于说报纸,人们看报纸的唯一目的就是快速获取信息,而报纸本身的实物投递速度远没有互联网快,它的纸质形态消亡是必然的,更要命的是,移动互联与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得报社做为新闻触角的价值也弱化了,所以,报纸与报社的前景都是堪忧的。
不过这两天,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的事,倒是给报纸业者打了一针兴奋剂,但个人以为切勿高兴过早,先说说这价格,《华盛顿邮报》做为顶尖传统媒体,与动辄过百亿美金的互联网媒体相比,2.5亿美金的价格一出就成了参照系,其它报纸又该如何估值呢?
?
其次,贝索斯本次是纯个人身份投资,目前还看不出与Amazon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投资设置似乎也在有意规避这种关系。
但是,贝索斯的互联网基因也看不出他对“纸”有太大兴趣。那么,他的意图到底在哪里?
可以看到,互联网媒体与报纸媒体相比较,在传播的速度与渗透深度上已然完胜,但内容生产与挖掘能力一直是软肋,《华盛顿邮报》做为首报水门事件、五角大楼越战事件、棱镜门的报纸,其功底可见一斑。若能以纸媒内容功底之长补网媒之短,倒真可能产生奇效。
再看看杂志,杂志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有一定办刊宗旨与编辑方针,也就是说以特定的风格服务于特定用户群的兴趣;二是定期性,因为它需要让话题稍微沉淀一下,以便做出深度解析与评论。
马克思有个著名的说法,杂志的优点是“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杂志可以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这是个有些拗口的概念,但它也许正是解开互联网环境下杂志未来的一把钥匙。
其实,当我们研究互联网对阅读的影响时,也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分析:
1、??????????? 从“纸阅读”到“屏阅读”: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习惯,互联网对阅读思维的深刻转变来自于“文字意识”,人们接触最多的文字从“以文教化”的书刊报纸转变为QQ、微博、微信和米聊,文字走下神坛而成为日常聊天吐槽的工具,文字的对面不再是那位高不可攀的作家或老师,而是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
因此在屏阅读思维中,人们更乐于接受平等而人性化的文字,就好像聊天一样轻松而娓娓道来。近些年来畅销的书刊往往有效把握了“屏阅读特点”,与之相反,陈旧的文字,无论用多么先进的信息技术包装,最终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无人喝彩的境地。
?
2、?????????? 从“个人阅读”到“社会化阅读”: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兴起,让阅读从个人化行为日益走向社会化行为,“话题”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