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铝土矿添加量对co-momgal2o4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1
福州大学6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铝土矿添加量对Co-Mo/MgAl2O4变换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学 号:
系 别: 化学工程系
专 业: 应用化学
年 级: 2008级
指导教师: 曹彦宁 (签名)
铝土矿含量对Co-Mo基耐硫变换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摘要:本文采用水热反应法对天然铝土矿进行改性,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铝土矿原料。采用固-凝混碾法,用铝土矿原料部分取代制备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主要成分-镁铝尖晶石的原料拟薄水铝石,制备了不同铝土矿原料含量的镁铝尖晶石。以改性后铝土矿石为载体,采用两步浸渍法,制备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采用活性评价、低温N:吸附、XRD和TPR等表征方法,考察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铭土矿本身具有一定的变换活性,用该载体负载多组分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变换活性。:铝土矿,镁铝尖晶石,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国内外工业用耐硫变换催化剂一直在不断改进,但催化剂的活性组份仍主要为钴、钼。该类型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体的改进。最早,该类型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1,2],该类催化剂在低温时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但其在高温和高汽气比下由于γ-Al2O3与水蒸气的水合反应,使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随后相继开发了以MgO- Al2O3,ZnO- Al2O3和MgO- TiO2-Al2O3等多元载体[3,4],这类催化剂在低温活性、对工艺气体中硫含量变化适应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但在较高压力(3.0~5.0MPa)流程中使用,催化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冲蚀性仍会迅速降低,致使催化剂失活。后来,鉴于镁铝尖晶石的高强度和高抗水合性能,以其为载体成功开发出了在高压、高汽气比下高活性的系列Co-Mo催化剂[5-12]。但该类催化剂在低压和低汽气比下活性会迅速下降,因此它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操作,无法作为中低压变换系统的全低变催化剂。此外,一些研究者对载体制备过程中添加的助剂也进行了研究,如:厦门大学杨意泉[13,14]在镁铝尖晶石载体制备、催化剂助剂改性等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纵秋云等[15]研究了Zr-Ce复合物助剂改性该类型催化剂性能及应用。但总体而言,许多研究中添加的助剂成本较高,制备过程繁杂,产业化前景并不理想。
因此,针对目前的工艺情况和使用条件,以及现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开发新型助剂促进的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耐低硫、抗毒能力以及催化剂的抗氧能力、降低催化剂成本和制备催化剂的“节能减排”工艺是研究该类型催化剂的趋势。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有共沉淀法、溶液凝胶法、酸法、脲燃烧法、浸渍法等[17]。下面主要介绍共沉淀法、酸法及溶胶-凝胶法这三种方法。
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是较常使用的方法。J.Katanic等[18]以AlCl3、MgCl2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调节pH值至9~10使Al(OH)3和Mg(OH)2同时沉淀,陈化处理得到凝胶,经清洗、干燥,1000焙烧制得MAS粉体。马亚鲁等[19]以AlCl3·6H2O、MgCl2·6H2O为原料,NH3·H2O作沉淀剂,配成n (MgO):n (Al2O3) =1:1.5、浓度为0.5 mol/L的溶液,在快速搅拌下缓慢滴入氨水溶液,调节pH值至11~12.65下反应30min得到白色絮状沉淀,经水洗、离心分离后于85干燥,在900下焙烧1h,得到MAS粉体,成分均匀、晶粒尺寸在40nm左右,颗粒近球形,无硬团聚,比表面积在100m2/g以上。
酸法
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用酸法制备镁铝尖晶石更为经济和合理[20],酸法有效克服了共沉淀法中用到大量去离子水,增加了运作成本这一缺点,引入的酸在制备过程中被除去。Mag nabosco等[21]通过pH值为4的乙酸镁溶液和氧化铝平均粒径为2nm的氧化铝溶胶以镁铝原子比为0. 5~1. 25的比例混合,利用醋酸或硝酸调节pH值为3.5~6.5的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喷雾干燥制得细碎固态颗粒,然后在538~1038℃下焙60~240min 生成镁铝尖晶石。钱明生等[22]将MgO溶于一定量的酸(常用草酸、冰醋酸),使Al2O3·H2O在一定的酸中分散,而后将两溶液混合并高速搅拌后进行干燥,彻底烘干,最后在732 下焙烧制成镁铝尖晶石。
溶胶凝胶法
Debsikdar将叔丁氧基铝与异丁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在室温下搅拌得到黄色溶液。另将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