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输血利与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血利与弊

输血的利与弊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科学合理的输血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挽救生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输血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又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要充分权衡输血的利与弊,作到科学合理用血,决不能滥用、误用血液。 1? 输血的利 ???? 1.1? 红细胞? 输注红细胞可以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改善贫血患者的缺氧状况。大多数人把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值作为红细胞输注的指标,但目前关于红细胞的输注的Hb阈值尚无统一标准[1—3]。一般认为,患者的Hb<70 g/L时需输注红细胞,Hb≥100 g/L时无须输血。其实,Hb并非决定患者输血的唯一指标,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应综合考虑其临床表现及贫血程度。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输血的Hb阈值要高于健康的18岁创伤患者,血容量减少导致急性贫血时的首选治疗是输晶体液扩容而不是输血;此外,在决定是否输血时应考虑贫血的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慢性贫血患者能较好地耐受缺氧状况,因此无临床症状伴随时无须输注。目前红细胞主要用在1)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几乎所有的慢性贫血都是血容量正常的贫血,对于不能耐受贫血的患者则需输注红细胞;2)急性出血或手术失血<1 500 ml者:这些患者可在应用晶体液及胶体液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输注浓缩红细胞,失血量≥1 500 ml者需要与其他血液成分制品配合应用;3)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此类患者的Hb 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小儿和老人需要输血者;5)妊娠后期需要输血者;6)一氧化碳中毒者。 ???? 1.2? 血小板? 除血小板计数(Plt)外,血小板功能、发热引起的消耗增多、外周破坏增加及凝血因子缺乏等都是导致患者出血的因素,因此单纯的Plt减少时不一定需要输注血小板。1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单纯的Plt与出血的危险性并无明显的相关性[4],血小板输注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目前血小板的临床适应证包括:1)各种原因引起的Plt<2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2)Plt不低,但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者(如血小板无力症、阿司匹林类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功能障碍等);3)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Plt<5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其实,虽然某些血液病患者的Plt<20×109/L,但病情稳定,无出血征象,是否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尚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预防输注费用高,经常输注易诱发同种免疫反应,无出血先兆不必输注;另一种意见认为此类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后,出血大为减少,颅内出血基本消除,而同种免疫反应并未增加。多数人认为血小板预防性输注仅限于出血危险性大的患者,不可滥用。当Plt<5×109/L时,无论有无明显出血都应及时输注血小板,以防发生颅内出血。 ???? 1.3?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和冷沉淀? FFP 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冷沉淀含有5种成分: 丰富的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和因子。FFP及冷沉淀的临床适应证如下:1)在没有病毒安全血制品供应的情况下,FFP才可用于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目前仅用于因子缺乏症患者;先天性因子缺乏症患者在围产期因输注因子浓缩剂可能并发血栓,因此也可考虑输注FFP;2)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大量输血和DIC患者常伴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通常用冷沉淀来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3)DIC,这类病患者的所有凝血因子被消耗,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和因子、、,因此对于出血患者,应联合应用FFP 、血小板和冷沉淀;4)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该病出现症状时每天1个血容量的血浆置换,最好在出现症状的24 h内就开始血浆置换,每天进行血浆置换应至少持续到症状缓解后2 d;5)逆转华法令作用,FFP含有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浓度不足以逆转华法令作用,因此,在无凝血酶原复合物供应的情况下,可用15 ml/kg FFP治疗;6)多种凝血因子缺乏;7)肝病患者的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8)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5]。 ???? 1.4?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伴抗菌治疗无效的败血症患者,部分接受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输注中性粒细胞后感染症状得以纠正。1933年,Strauss对一些关于中性粒细胞输注的文献,尤其是7例对照研究做了回顾性分析,认为输注浓缩粒细胞对其中3名患者起到了纠正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感染症状的有益作用,2名患者部分有效,另外2名并未发现输注浓缩粒细胞有效,而中性粒细胞输注剂量不足是其主要原因[6]。 ???? 近年来,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注也日益减少,有学者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