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NY2321-201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
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产品的质量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113 微生物肥料术语
NY/T 1736 微生物肥料菌种鉴定技术规范
NY/T 1978 肥料 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
NY/T 2066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鉴别 PCR)法
术语和定义
NY/T 11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为了,重复列出了NY/T 1113中的术语。
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微生物肥料包含农用微生物菌剂(即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有效菌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
样品中的目的微生物群体。
有效[活]菌数 number of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
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有效菌的数量。
杂菌 contaminated microorganism
样品中有效菌以外的其它菌。
杂菌数 number of contaminated microorganism
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有效菌以外的其它菌的数量。
杂菌率 percentage of contaminated microorganism
样品中杂菌数占有效菌数与杂菌数之和的百分数。
菌落 colony
微生物在固体基质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胞聚集体。
总养分 total primary nutrient
总氮、磷和钾含量之和,以质量百分数计。
样品信息记录
对待检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记编号。记录样品的名称、来源、外观、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菌种名称(拉丁文学名)、取(送)样人及取(送)样时间、执行标准、检测方法、保存条件、流转、处置、及保密等信息。记录信息应齐全,内容真实。
样品管理
样品应按要求冷藏或常温保存,在保存、制备、分样和流转过程中,避免发生混淆、污染、变质、丢失或损坏。出厂检验样品至少保存至检测结果确认后;监督检验样品应;仲裁检验样品及其他委托检验样品,在客户对检验报告无异议的情况下,应至少保留至检验报告发出后一个月或按有关约定处理。对已检毕的样品或保质期满的样品,应做好清理记录,并按要求处置。
试样应从混合均匀的样品中分取。用于有效活菌数、杂菌率粪大肠菌群,。方法有效活菌数
根据样品中种类及其特性,选用平板计数法或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平板计数法包括平板制备、系列稀释、加样及培养、菌落识别菌落计数个步骤。最可能数(MPN按附录的规定执行
常用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要求遵照附录B的规定。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室:洁净室的洁净等级为1 000~100级
恒温培养箱:温度分辨率不低于0.5 ℃,温度波动允差±1 ℃。
振荡器(摇床)。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 g。
pH计。
显微镜。
刻度吸管:0.5 mL刻度吸管(具 0.01 mL 刻度)、5 mL刻度吸管(具 0.1 mL 刻度)和10 mL刻度吸管(具 0.1 mL 刻度)等。
锥形瓶:容量500 mL、150 mL。
培养皿:Φ9 cm。
操作步骤
培养基平板制备
根据的种类选用适宜的培养基将配制并经灭菌(或除菌)的培养基在45 ℃~50 ℃,在无菌条件下倒入无菌培养皿内,厚度范围在3 mm~5 mm,水平放置,待其凝固后即制备成平板。检测用平板应无污染、无裂痕,平整且无明显可见的冷凝水。
系列稀释
固体称取10 g(精确到0.01 g),加入带玻璃珠装有100 mL无菌水锥形瓶中静置20 min;液体取10.0 mL加入带玻璃珠装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在上200 r/min充分振荡30 min,即成基础菌悬液。用5 mL或10 mL无菌刻度吸管吸取5.0 mL基础菌悬液,加入装有45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得到1:1×101的菌悬液;按1:10进行系列稀释,依次得到1:1×102,1:1×103,1:1×104……稀释的菌悬液。系列稀释过程中,各个稀释度之间应更换无菌刻度吸管。
加样及培养
吸取0.10 mL,加至平板上,用无菌将涂布均匀在适宜的条件下倒置培养。至少选取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