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认识政府间国际组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政府间国际组织

切入點──關我咩事? 全球有16億人居住於貧困環境之中,當中8.2億人居於貧民窟。他們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是甚麼因素導致這種狀態?居於貧困環境不只對居住者個人造成影響,同時亦會影響社會整體發展。到底貧窮住屋會帶來甚麼影響?社會又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全球居於貧窮環境的情況 居於貧困環境的定義 全球有16億人居於貧困環境,即約每4個人便有1人是居於貧困環境。貧困住屋環境不限於落後地區、災區等,即使是城市或富裕地區也有人居於貧困環境,有些貧民窟甚至與富有地區只是幾步之隔。以下是被定義為貧困環境的一些狀況: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潔淨的用水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但不少居於貧困環境的人口卻難以獲得或儲存清潔的食水,除欠缺基本的食水建設外,亦要面對水源污染的問題,例如大城市周邊的貧民窟,如果毗鄰為重工業設施,工業廢物可能未經處理便被排放,造成水源污染;農業活動用的化肥和農藥也會經由泥土,流入水域中,造成污染。另外,有些貧困居所處於偏遠地方,跟水源有一定距離,即使水源清潔,收集期間或收集後的儲存也有機會受污染。 根據世衞數據,全球有近10億人無法享用較乾淨的食水。 欠缺衞生設施 2015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有24億人的居所欠缺基本的衞生設施,如廁所、收集垃圾設備等。其中有9.46億人在露天地方排便,如在街角排水溝、灌木叢或露天水域。 即使有廁所,亦未必具有抽水系統和帶蓋馬桶,容易造成細菌傳播。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貧民區是城市化的副產品。城市人口增加造成貧民區人口急速上升。在有限的土地和房屋下,人均居住空間變得愈來愈少。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安全和耐用的房屋是安居的基本條件,以保障其住戶免受各種天災、氣候、環境,以至盜賊等人為的傷害。但礙於欠缺金錢和支援,不少貧窮人口的居所都非常簡陋,甚至有傾倒的危險。 不少貧民區由於被邊緣化,房屋被迫建於陡坡或危險的土地上,而結構安全性、建屋材料等都不合乎最低標準。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全球有20%人的居所建於未有居住權保障的土地上,因欠缺法律保障,居民可能隨時失去居所。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由於貧窮戶的收入極低,如果住屋租金或住屋支出高昂,佔據大部分收入,住戶的飲食、教育、健康等其他基本生活開支將被迫進一步減少,形成持續貧困的惡性循環。 全球貧困居住環境的現況與相關數據 缺乏棲身之所 全球有1億人欠缺棲身之所、無家可歸。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加上全球的城市化趨勢,在有限的資源下,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土地或資源去擁有或建造居所。尤其在城市地區,地價高昂,不少人無法承擔租金,只能流離失所,睡在公園、行人路、天橋底等。 棲身之所環境惡劣 現時全球有16億人居於貧困環境,預計2030年會增至最少30億,即達40%人口,當中並有約8.2億人居於城市的貧民窟。這些貧民窟的環境惡劣,衞生情況差,缺乏清潔的食水及衞生設施,如廁所沐浴、垃圾處理等,通風設施亦不足,而且大部份房屋殘舊破損,而且建築結構存在危險,或能看見有部件剝落,存在倒塌的危險。 沒有固定棲身之所 有些人雖有棲身的地方,但並不長久,這可能基於政局動盪、戰亂、土地政策不佳,或是因個人沒有足夠金錢負擔房租等因素,以致要經常尋覓新的居所。 全球有16億人居於貧困環境中,其中1億人無家可歸、10億人居於非正式的住所。下列是一些情況特別惡劣的國家: 地方 人口 (2015年數據) 貧民窟/無適切居所 人口百分比 馬拉維 17,300,000 80% 埃塞俄比亞 99,400,000 70% 烏干達 37,000,000 66% 肯亞 45,920,000 60% 現時,全球約有一半人口居於城市,未來35年,世界人口將繼續從農村地區移向城市地區。2050年將有70%人口居於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實情卻未必如他們的期望。 貧窮住屋的成因 低收入 「衣食住行」,住屋是人的其中一個基本需要,但因住屋不是可以免費獲取,所以很多貧窮人士的正常住屋需要無法得到滿足。有些人由於未必有穩定收入,因無法支付租金而被逼遷,要搬往更偏遠的或環境更差的地方,也可能因住屋支出比例過高,佔據大部份收入,令他們要犧牲其他方面,如飲食、教育、健康等開支。孟加拉首都達卡便有逾200萬人居於貧民窟或無棲身之所,他們為節省就業的交通開支、獲取廉價教育而選擇留在市區貧民窟,而不搬遷到其他地方居住。 孤兒問題 若家中成年人去世,成為孤兒的兒童沒有保護自己權益的能力,如果未能得到其他成年人支援,居住的地方隨時會被他人佔據。 位於非洲南部的賴索托是全球第三多愛滋病病例的國家,每4名成人就有1人感染病毒,68%的兒童因而成為孤兒。由於變得無依,其家庭的財產和土地便容易成為強搶的目標。孤兒被逼離開原來的居所,變得流離失所,或居於環境惡劣的地方。 土地政策、城鄉規劃欠佳 有些國家欠缺城市或城鄉規劃、沒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