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篇二海上丝绸之路史迹1秦代造船工场与广州古代.docVIP

历史遗迹篇二海上丝绸之路史迹1秦代造船工场与广州古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遗迹篇二海上丝绸之路史迹1秦代造船工场与广州古代

二、历史遗迹篇 (二)海上丝绸之路史迹 秦代造船工场与广州古代海上交通文物 广州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有2210多年的建城历史。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又有着很准确的历史定位——汉唐以来的大港口,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南越造大舟] 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从西汉初年我国就已形成了对外贸易的广州港市,一直延续至晋、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广州还遗存着秦代造船工场遗址(秦汉)、南海神庙(隋)、怀圣寺光塔和蕃坊(唐),以及十三行夷馆(明)等一大批文物和史迹。 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位于广州市区中山四路原市文化局内,在深5米的第八文化层。1975年试掘,结果发现有3个并排的造船台和木料加工场。其中1、2号船台还各揭开了一部分造船工场。由于行滑板组成滑道,下垫枕木,上置木墩构成造船台。滑道宽1.8米和2.8米,长度在100米以上。这里还出土有锛、凿等铁工具和秦、汉半两钱、铜镞等。 造船工场建造于秦代,至西汉文、景年间废弃。造船台发掘后就地覆盖保存,至于船台结构、船体构合方法、船体如何下水等问题,还有待扩大挖掘与进一步研究。 由此可见,秦代广州地区已有了造船工业的萌芽。 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原始航海活动始于新石器时期,尤其是岭南地区,濒临南海和太平洋,海岸线长,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南海之滨的南越先民就已经使用平底小舟,从事海上渔业生产。 秦汉时代是开发海上贸易,将航海向远洋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平定岭南时期,当时处在番禺(即今广州)的一支秦军,专门建造了大量的船只,供平定瓯越所需。 广州是中国古代的造船基地,从广州东汉墓出土有不少船模,有货艇、渡艇,还有人货并载的航船。单从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船看,船分前、中、后三舱。前舱低矮宽阔,蓬顶为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后舱稍狭而高,是舵楼,坡式蓬盖,船尾还有一间矮小的尾楼。这种船吃水深,负载量大,适合深水航行。这反映出两千多年前广州造船技术和生产能力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而从秦代造船工场遗址来看,两千多年前的造船工场颇具规模——当时是可以造出宽8米、长30米、载重五六十吨的木船来。 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已能造出载人五六百、载货万斛的船舶,而最壮观的是广州的楼船,有四层,楼高三四米,抵御风浪的能力十分强,可把大量的丝绸运到外国去。 唐代中后期广州有了大规模的造船业,能造楼船、斗舰、游艇等六种船只,在性能、设备、载重、动力、作战能力各方面,已列入世界的前列。难怪外籍《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载:“只有庞大坚固的中国渔船,才能抵御波斯湾的惊涛骇浪,而畅行无阻”。外国商人十分喜欢搭乘中国船。 宋代广州的造船业更具规模,所造船舶大,可载数百人和备用一年的食品,还能在船上养猪、酿酒。此时海上已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设备指南针导航。 元代,广州建造了可远航爪哇(印尼)的大船五百艘。大船可载上千人,共四层,卧室、客厅、货仓、厕所一应俱全。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企业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是广州的船舶修造业。1845年英国苏格兰人约翰·柯拜在广州黄埔长洲兴建了“柯拜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船坞,也是中国现代造船工业的开端。 [航路通四海] 中国的丝绸之路主要有陆路和海路之分。 最早繁盛的陆上丝绸之路,是从中国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穿越帕米尔高原,然后通往土耳其或伊拉克、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还可到达终点站罗马帝国。然而到了唐中期后,陆上丝绸之路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衰落了。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几度阻塞中断,渐渐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又先后从广州、泉州出发,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而发展。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对外贸易在中国历史上开了先河,它最早将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连接起来,成为中国最繁华的贸易口岸。 (1)秦汉时期海上航道的开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形成。 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里,有一捆五支原大的非洲象牙,同墓出土的还有一只与伊朗出土的波斯薜西斯王的类同的银器——银盒,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海上舶来品。 (2)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这400多年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时期。 此时,广州至大秦(古罗马帝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那时,从那婆提(今爪哇)至广州,定期航船的航班期是50天。东晋末,高僧法显大师去天竺(今印度)取经,就是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回国的。 同时,远航亚非欧国家的这条航路越走越远。中国商船从广州起航,远航南海、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把丝织品、陶瓷、茶叶输往国外,又将金、银、琉璃、象牙、沉香等输入中国。当时通过广州来华经商的国家和地区大为增加,有15个之多。尤其隋朝建立之后,隋炀帝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航线:从广州出发,沿安南(今越南)海岸航行,通过真腊海岸,最后到达马来半岛北部东岸。 (3)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