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家峪4号设计说明
朱 家 峪 Ⅳ 号 隧 道 设 计 说 明
一、设计依据
1、本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
2、建设单位的意见;
3、本阶段的地质勘察报告;
4、本隧道的具体特点等。
二、技术标准及采用的规范
1、技术标准
①公路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②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③隧道设计标准:山岭重丘区高度公路隧道;上、下行独立双洞四车道分离式隧道。
④隧道建筑限界:a.净宽:12.75m=0.75m(左检修道)+0.75m(左侧向宽)+2×3.75 m(行车道)+3.00m(右侧向宽)+0.75m(右检修道);b. 净高:5m。
⑤隧道内轮廓设计: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D70-2004)并充分考虑了建筑限界、断面经济性、工程类比、结构受力特点、隧道装饰、防排水、通风、照明等因素,采用三心圆曲墙拱形断面。降低了隧道净空,减少了隧道开挖量。具体设计参数见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
2、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 026.1-1999);
(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 064-98);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89);
(6)《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2007);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
(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2-94);
(9)《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 (1988);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张涿高速公路张家口段朱家峪4号隧道涿鹿县,该区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408.7mm,7月平均最高气温22.0℃,1月平均最低气温-11.0℃,季节性冻土深度为米。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隧道区地层燕山期岩体(γ53),在揭示范围内地层岩性为粗粒花岗岩(γ53),本次钻探揭露最大厚度米(未揭穿)。
隧道所在区属于华北地震区,太行山前属华北平原地震带,根据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院所提交的《张家口至涿州公路张家口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隧道区所在区域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Ⅶ度),总体上来说,该区域是一个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区。
该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体含水量少,属于贫水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水,矿化度值为0.g/l,为淡水;属于弱碱性水,PH值=7.,硬度mg/l,属硬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可用作施工用水,但水量较小。
隧道区总体地形略有起伏,未见滑坡质现象。V级。
对应隧道具体地段及围岩特征列入下表:
围岩级别与围岩特征表
级别 [BQ] 定性特征 分布地段 V 250 坡角处及坡面堆积碎石土及破碎岩体强至风化,为岩,发育组裂隙,体积隙率Jv=条/m3 Kv=0.42,BQ=231,[BQ]=191, Rc=11MPa K64+194~270 76m
K64+380~510 130m Ⅳ 351~350 强至风化,为岩,发育组裂隙,体积隙率Jv=条/m3 Kv=0.60,BQ=345,[BQ]=310, Rc=35MPa,有滴水 3、有害气体评价①进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隧道进洞口设于山体斜坡,自然斜坡东南倾,坡度40~50°。全风化层覆盖,基岩风化较严重,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差,建议开挖时采取必要的支护手段,根据地质测绘资料,在洞口附近无断层,也无滑坡,但开挖时可能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②隧道出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隧道出口洞门位于山体斜坡,自然斜坡西倾,坡角30~45°,全风化层覆盖,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差,建议开挖时采取必要的支护手段,以保证安全。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分析隧道区各钻孔资料,结合现场地质调绘,可以看出隧道区地质条件良好,适宜。
根据《张家口至涿州公路张家口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隧道区所在区域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该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体含水量少,属于贫水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水,矿化度值为0.g/l,为淡水;属于弱碱性水,PH值=7.,硬度mg/l,属硬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可用作施工用水,但水量较小。
Ⅳ级围岩跨度5米以上时,此类围岩一般无自稳能力,开挖时应进行相应的支护处理。
七、隧道洞口设计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并结合路基及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在充分考虑隧道进出口综合排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洞口的开挖并考虑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