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

附件一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本项目计划在珠海口岸人工岛北侧环岛路与情侣南路延长线之间新建施工便桥,路线总长约24.607m,双向两车道,桥总宽1m。 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施工便桥海域使用类型交通运输用海(一级类)中的路桥用海(二级类),用海方式为构筑物(一级方式)跨海桥梁(二级方式)。海中桥梁全长约234m,海域使用面积7.2公顷。 本项目施工期间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悬浮物、施工废水和固体废物三方面。悬浮物排放主要源自桥梁桩基施工,本工程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源强为0.10×6=0.60kg/s,产生量较小。施工期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工地污水和含油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4m3/d,每天CODcr排放1.0kg、BOD5排放0.6 kg、SS排放0.8kg。含油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冲洗维修含油废水和船舶机舱含油废水,其中绝大部分为机舱含油废水,估算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8t/d,施工期石油类污染物的发生量共约为8kg/d。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kg/d,按规定应及时收集进行有效处理,对海洋环境影响不大。建筑垃圾主要是钻孔灌注桩的钻孔钻渣及废弃泥浆,在废弃泥浆和钻渣收集清运过程中应做好密闭工作,避免钻渣洒落污染水体。项目拆除时,钻孔灌注桩出水部分直接截断,钢管桩进行拔除,拆除后的固体废物按施工方案经工作车收集集中处理,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便桥建成后,水污染源主要为桥面雨水。桥面雨水含有少量石油类,由于为施工便桥,用于运输土石方,悬浮物含量较大,在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雨水流入拱北湾,会对水体造成轻微影响。施工便桥本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污染物通过降雨冲刷到项目所在海域的水体中,会对周围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便桥桩基础客观存在阻挡水流对拱北湾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潮流场改变对周围冲淤环境的影响、桥墩处冲淤环境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便桥建设及使用对通航环境的影响等。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1)水环境质量现状 两个潮期(涨潮和落潮)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这两个评价因子平均标准指数Qie大于1外,其他评价因子如: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汞、砷、铜、铅、镉、锌、铬和石油类等,其平均标准指数Qie皆小于1。说明调查海区海水水质主要受营养盐类物质的影响。 本次调查监测海区海水中化学需氧量、汞、砷、镉、铜、总铬、硫化物、挥发酚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海水pH、五日生化需氧量、锌和铅存在轻微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和超标倍数都较低,对水质功能影响较小。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的超标率分别为28.6%、32.7%、44.9%,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3倍、1.92倍、2.64倍。海水中无机氮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为8.22倍。海水中无机氮含量偏高,处于劣四类水平,是影响海水水质最主要的因子。(2)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3)海洋生物现状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海水叶绿素a的含量介于(1.66~9.42)mg/m3之间,平均含量为4.23 mg/m3;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介于(98~610)mg·C/(m2·d)之间,平均为249 mg·C/(m2·d)。调查海域叶绿素a含量水平较低,涨潮时表、底层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95 mg/m3和9.02 mg/m3。落潮时表、底层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57 mg/m3和9.16 mg/m3。涨潮和落潮时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分别为248 mg·C/(m2·d)和213 mg·C/(m2·d)。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2大类17属29种,硅藻种类最多15属25种,甲藻2属4种,圆筛藻属的种类较多,赤潮生物的种类也较多多样性指数介于0.16~2.80之间,平均为1.50,处于较低水平;均匀度介于0.07~0.91之间,平均为0.55,不均匀。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共有4大门类27种,以硅藻为主,多为广温性和暖水性种类。调查海域各站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0.22(102~5.53(102)cell/L之间,平均为2.89(102 cell/L。浮游动物 调查共鉴定出终生浮游动物28种和6类阶段性浮游幼体,桡足类种类最多。浮游动物的个体数量介于(37.50~67005.00)ind/m3之间,平均个体数量为6675.12 ind/m3,夜光虫密度最高;生物量介于(250.00~4400.00)mg/m3之间,平均生物量为1303.13 mg/m3。浮游动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