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基本特征.pdf

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基本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基本特征

( ) 2002 年 11 月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N ov. , 2002  第 6 期 Journal of N anjing N o rm 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N o. 6 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基本特征 ——以京师同文馆为例 刘 华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始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 高等教育初期近代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作 用。其次, 中国高等教育的初期近代化是对西方文化的“格义化”。第三, 中国高等教 育近代化初期充分表现出对西方势力的强依赖性和弱控制性。第四, 政治需要与个体 人格的交互作用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初期近代化的基本平台。最后, 高等教育近代化 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向科学与人文两极分裂的开始。 关键词: 京师同文馆; 中国高等教育; 初期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2)   一个半世纪前, 中国高等教育随着整个国家之遭遇“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 ( ) ( 有之强敌”李鸿章语 , 而不得不被迫纳入“世界体系”当时即所谓“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华 ( ) 夷混一”的状况[ 1 ] p. 351 ) , 并由此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今天,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我们通过数年努力, 终于加入W TO , 再次主动进入了“世界体系”, 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因此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中国高等教育 两次的进入“世界体系”的动机与方式当然是不一样的, 不可同日而语。但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在我们走向新世纪, 迎接新挑战的时候, 回顾曾经跨出的脚步和走过的路, 也许不无裨益。鉴于 此, 本文将目光投向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萌芽时期的京师同文馆, 从历史与文化发展角度考察 其所反映出来的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初期的一些基本特征。 ( ) ( ) 京师同文馆 后称同文馆 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后称总署 的一个附设机构, 始设于清同 ( ) 治元年 1862 , 主要为培养翻译人才, 以了解“夷情”, 并寻求“御夷之道”。据恭亲王奕 等人对 ( ) [ 2 ] p. 71 当时国际势力的分析, 认为“各夷以英国为强悍, 俄国为叵测, 而法、美从而阴附之” 。于 ( ) 是, 首先了解该四国看来最为切要, 这大概是同文馆最初仅设英文馆, 次年 1863 又增设法文 馆和俄文馆的理由。1867 前的同文馆各馆每届均招收八旗子弟中资质聪慧、年在 15 岁上下者 各 10 名, 学期三年, 学成后优者授为七、八、九品官,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