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易中的隐遁思想——兼论对儒家的影响.pdf

试论周易中的隐遁思想——兼论对儒家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周易中的隐遁思想——兼论对儒家的影响

试论《周易》中的隐遁思想 ——兼论对儒家的影响 章启辉 闵娟娟 (湖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082) 摘要: 《周易》一书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更被儒家列为必读经典,它的很多思想在对中国文化都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周易》一书中的隐遁思想及其对儒家的影响,《周易》中的隐遁思想 集中反应在遯卦当中,其他卦中也有所论及。通过对《周易》隐遁思想的分析,试图探讨对儒家 “邦有道 则见,邦无道则隐”的隐遁原则的影响。 关键词: 《周易》;隐遁;遯卦;儒家 中图分类号: B249.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自古就有隐遁的传统,儒家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 古代知识分子。其实,在孔子之前的《周易》一书中,对于隐遁思想就有所描述。《周易》 六十四卦中,就单独设了一个卦,名为遯卦,专讲隐遁之道。而在其他的一些卦,如乾卦、 蹇卦、困卦、艮卦、否卦等中提出了隐遁之道的一些原则。现在学界对 《周易》隐遁思想的 研究集中在遯卦,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相关各卦的分析,能勾勒出 《周 易》隐遁之道的基本内涵和相关原则。 一、 《周易》的隐遁思想与先秦隐遁之风 《周易》中的隐遁思想集中反应于遯卦中。所谓遯,从字形上看,篆文象以手捉逃豕之 形。《说文》解为:“遯,逃也。从辵,从豚。”“遯”与 “遁”是异体字,二者都有逃跑、 隐遁之义。遯卦在 《周易》六十四卦中讲的是退避之道,指出该退则退,适时而退,以待时 机振兴复盛。从遯卦的卦画上看,下为艮山,上为乾天,意为天下有山,有君子远离朝堂隐 遁山林之象。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象》认为君子的 隐遁是远避小人的一种做法,是洁身自好的一种表现。 再来看看遯卦的卦辞。遯,亨,小利贞。 《彖》解释说:“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 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遯卦讲究的是隐遁之道,顺应时 事退避才能致于亨通。所谓 “刚当位而应”,指九五位为阳爻,为刚,居中而与六二相应; “浸而长”,指遯卦初爻和二爻皆为阴爻,且居于四阳之下,有浸润而渐长之势;“时义”, 指当 “浸而长”之际,应及时隐退,方合遯义。《周易本义》中其解注为: “遯,退避也。 为卦二阴浸长,阳当退避,故为遯。六月之卦也。阳虽当遯,然九五当位,而下有六二之应, 若犹可以有为。但二阴浸长与下,则其势不可以遯。故其占为君子能遯,则身虽退而道亨, 小人则利于守正,不可以浸长之,故而遂侵迫于阳也。小,谓阴柔小人也。”指的也是君子 当隐则隐,在黑暗之时只有隐退才是亨通之道,才能防止被小人残害。 除了具体描述隐遁的遯卦之外,《周易》全书在其他很多卦中对于隐遁的思想也有所论 及,简单来说,特别肯定当隐则隐,肯定明哲保身之道,为日后变革积累力量。对于某些隐 遁,还较为同情,这与 《周易》的成书年代有很大的关系。《周易》的 《易经》部分成书于 周 ,政局相对动荡,统治者也比较开明,对于这些隐而不仕的君子采取宽容的政策。在先 秦时期,隐遁之风极盛,这些隐士的事迹,散见于同时代作者的文章中。箕子、微子是中国 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隐遁的鼻祖, 伯夷、叔齐则可谓隐遁的典范。据 《史记 ·宋微子世家》 1 - - 记载,箕子、微子因不堪忍受纣王的暴政, “隐而鼓琴以自悲”,《史记·伯夷列传》伯 夷、叔齐 “义不食周粟, 隐於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又如 《论语》中记载的作诗讽刺孔子 的楚狂接舆、荷蒉、长沮、桀溺等人,《孟子》中记载的被孟子严厉抨击的杨朱等人,《庄 子》中记载的有不接受天下的许由、夷逸等人,都是坚持独善其身的代表。孔子将这些人称 为逸民,在 《论语 ·微子》中写道:“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 连。”可见当时隐遁之风的盛行。《周易》的隐遁思想一方面是对这种现实的一种反映,另 一方面也为这种隐遁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二、《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