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探究及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探究及思索

关于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探究及思索[摘要]目前,各地在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探索这些问题,有利于推行这项科学、严肃的管理机制,有益于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 问题 探析 思考 建议 [中图分类号]D69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15-01 近年来,各级政府秉承“权责统一,用权监督,侵权赔偿”的执政理念,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在强化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推进行政问责制的重要意义 在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推行行政问责制,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效顶层制度设计。这项制度对于搞好各级公务员的监督管理,强化领导干部的履责意识,逐步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都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能够提高社会管理质量。这项制度要求国家公务人员对自己的过失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代价,这样,有助于各级公务员倾听民声,体察民情,重视民意,通过调查研究等手段,谨慎科学做出判断和决策,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而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二,能够树立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行政问责制的推行,为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避免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渎职,在行使权力时增强责任心,增强自律自警意识,增强进取精神, 树立国家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第三,能够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要求各级公务员更新理念,通过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行政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社会科学,要想提高管理艺术和水平,公务员就应该自觉博览群书,借鉴古今中外执政经验。同时,深入基层向人民群众学习,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 第四,能够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官场规则,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占位必司职,无为就让座”的清风正气,对于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材料和媒体披露出来的例证,各地实施行政问责制以来,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责权限界定不清。目前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在追究责任时,相关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党政之间、不同层级之间、正副职之间三个方面。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划分行政权力,厘清“责、权、利”关系,才能有效提升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使行政问责制切实发挥作用。 第二,问责领域不够宽泛。从一些问责案例中我们发现,有些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把“问责”过多地停留在行政领导体系中,只重视对上级机关负责。与此相对应的是,没有对党纪国法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另外,还存在着问责范畴不够宽泛,主要表现在仅停留在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而对其他方面的重大过失却不予问责,同时,还存在着问责监督环节缺失的问题。 第三,问责制度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经查阅我国行政问责制所适用的法规、条例,其中不少责任标准过于笼统,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监督制约机制欠缺,问责常常被个人印象、人为因素所左右。长此以往,行政问责难免会流于形式。 第四,缺乏配套制度的保障。想要使行政问责制度顺利实施,必须采取一些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并且这些措施必须立竿见影,行之有效。但是在当今时期,我国的行政问责制严重缺乏相关有力的改革措施作为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问责制的顺畅实施。 三、对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行政问责制尚未进入稳定的运用阶段,所以今后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索和完善,同时必须着手健全问责体系和制度,构建新形势下的政府责任体系,大力塑造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推动政府行政行为科学化、规范化,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第一,要明确规范问责对象的范围。必须将应纳入行政问责制的客体范围具体化,即将所有拥有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纳入问责范围。也就意味着不仅仅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更要对各级党群组织、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 第二,要着力拓展问责领域。各级政府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对纳入问责范围的组织和人员建立评价制度和执行跟踪制度。同时依据经济损失、政治影响实施问责,将政治、文化、道德等其他领域也纳入问责范畴。 第三,要推进问责的法制化进程。在实践中,要完善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立法形式对行政问责的标准、程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