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实现历史材料应用有效性
如何实现历史材料应用有效性摘 要: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是新课程改革经久不衰的话题,其探讨的触角涉及方方面面。本文就历史材料的选择、呈现、解读三个层面谈谈历史课堂中如何实现历史材料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历史材料 有效性 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堂的一大重要变化是大量历史材料的运用。文字、图片、表格、视频、音响等材料的广泛运用,犹如打开了一扇尘封的历史之门,使历史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以史导论”的学科特色得以充分体现。然而,历史材料大量频繁地运用也使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教师放幻灯片展示材料的时间多了,写板书、课堂分析小结的时间少了;学生看幻灯片读材料的时间多了,看教材、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了;课堂大量时间用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课本知识结构被肢解,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体系……种种问题显示,提高历史材料运用的有效性,已成为增强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下面我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实现历史材料的有效运用,从三个层面谈些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材料的选择
在上《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一课时,要说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我手头可用的文字材料有十则:
材料一: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
材料二:郑人有欲买履者,……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
材料三: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文选·西都赋》
材料四: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材料六: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唐六典》
材料七: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夜看扬州市》
材料八: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九:史书记载,唐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西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十:(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图片材料有三则,分别是“汉长安城城市规划图”、“唐长安城的坊市分布图”、“北宋东京城布局图”。
如何选择这些材料?要不要把所有的材料都用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选择哪些材料呢?一开始我想选择材料八和“北宋东京城布局图”,考虑到材料八是后人研究成果,属于二手史料,最终决定选取唐宋两个时段的三则材料:材料六《唐六典》记载、“唐长安城的坊市分布图”、“北宋东京城布局图”,以此说明中国古代“市”的变化趋势:从唐代对“市”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到北宋逐渐放宽。然后出示第四则材料:王建《夜看扬州市》,请学生思考:“唐代诗人王建诗中所写的夜市如何理解?是对当时现实的真实反映还是诗人的文学想象?”从而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轨迹:政府对“市”有严格的管理,交易时间、空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人们慢慢地突破时空限制→政府认可这种变化,放松限制。
实践证明,课堂材料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说明问题。课堂材料大量堆砌,不但增加学生负担,还影响教学实效。网络时代,新材料不断涌现,教师必须学会比较选择,懂得取舍。对材料的选择需遵循几点基本的原则。
(一)目的性。选择材料目的要明确,我用这个材料为哪一教学目标服务?为了突破哪个知识点?是为了“证明”还是为了“分析”?一定要心中有数,避免盲目选择,为用材料而用材料,可用可不用的材料一般不用。如前面案例中四则材料的选用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轨迹,不是为了了解每朝每代“市”的情况。
(二)典型性。课堂材料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前面案例中,唐宋两代“市”的情况,最能说明“市”的变化轨迹,显然具有典型性。
(三)适度性。材料的选择应关注学情,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保证大部分学生看得懂。文字材料要注意阅读量,长短应适宜,有些难懂的文言文、欧式长句要作必要的解释。
(四)辅助性。任何材料的选用都是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是为了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情感服务的,一堂课如果选用太多的材料就难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二、材料的呈现
在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一课时,我选用了《共产党宣言》摘录材料:
“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