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会在国际社会培养善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会在国际社会培养善意

学会在国际社会培养善意●中国的实际作为和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有着太大的差距,显然中国在所谓“公共外交”,即国家形象建设方面还需要改进 ●在国际社会培养善意需要重视三个基本原则:要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基础;要了解当地的需求,对症下药;要使用对象国公众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 中国的印象与实际作为有落差 尽管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和平崛起”,中国外交的目标是“和平与发展”,这些理念却没有能够有效改变一些人对中国的怀疑态度,有关中国的各种“威胁论”在经过不断变异和轮回后仍然相当活跃。七月初,我有机会第一次来到非洲,在西非国家利比里亚亲身体会到中国外交政策在非洲的成功,同时也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排斥。 传统上,利比里亚人以他们和美国的悠久关系而骄傲。这个国家是由一批回到非洲的被解放的美国黑奴在大约180年前成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罗伯茨机场是暂存美军战机,为轰炸德军做准备的重要基地。在中非关系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人却似乎更喜欢强调他们和利比里亚的渊源。在当地的一位前美国官员半开玩笑地对我说:“非洲离亚洲那么远,可是在许多非洲国家,总是有那么一个亚洲国家的影子存在,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国家吧?” 不仅是在非洲工作的美国官员和大公司职员不时地给中国“扎针”,美国媒体对中国在非洲的行动和意图也有不少带偏见的报道。以深度报道见长的《名利场》杂志今年的7月号首次以非洲为主题,呼吁全球的政府和公众关注非洲的公共卫生、极度贫困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在一篇题为《中国,巨人来了》的文章中,作者引述的非洲人对中国和中国外交的描述片断都是负面的。其中有一段引述一个乍得人的话说:“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关系纯粹是经济性质的,只有他们(中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种关系才会得以维持。在苏丹的中国人对于当地人是死是活持绝对冷漠的态度。” 但是我在利比里亚期间,许多利比里亚人,包括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对中国的评价完全不是这样的。他说:“中国给我们提供了急需的帮助;中国的工人专业水平高又不会漫天要价;中国的工程师是世界一流的。”不只是这位官员如是说,我在旅途中看到中国援建的体育场,中国帮助翻修一新的利比里亚外交部大楼,看到贫困村落里的人们吃着来自中国的大米……中国的实际作为和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有着太大的差距,显然中国在所谓“公共外交”,即国家形象建设方面还需要改进。 许多政府重视培养善意 如果说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积攒了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外交技巧和经济实力的话,在对外交往当中积累不足的一项是“感情因素”。培养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普遍好感和善意是中国取得更大外交突破的关键。因为虽然政治压力和经济杠杆可以推动外国政府与中国合作,只有好感和信任才能够征服外国人的心,减少他们头脑中“中国只顾攫取利益”的偏见,增加他们对中国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这样,公众还会自发促使其政府制定长期对华友好的政策。 培养善意是很多政府,甚至联合国,都长期采用的公关手段。联合国诸多机构设立的“亲善大使”制度多年来为在世界各地解释联合国的政策,取得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为联合国树立良好声誉和可信的形象立下汗马功劳。通常由影视、体育明星或各国知名人物出任的亲善大使,轻而易举就拉近了联合国与普通人的距离。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把这些知名人士本来已经建立起的健康、可亲和善意的公众形象引申为对联合国的印象。 同样的,美国国务院在去年任命著名美籍华裔运动员关颖珊为“亲善大使”,集中负责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知名人士不仅容易很快给普通人以好感,还可以吸引各种媒体的注意力。许多通常不被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或是小型的人道援助活动,会因为知名人士的参与而得到广泛的报道。 擅长公共外交的美国对于国家形象的维护并不只限于设立亲善大使一种手段。美国政府通过专门负责对外经济援助的美国对外援助发展局、设立“和平队”和长期组织美国志愿者到发展中国家服务等方式培养各国公众对美国的善意:推崇爱国主义精神的好莱坞,通过演绎有美国参与的传奇故事塑造美国英雄,不仅使很多外国人对美国人抱有好感,心存善意,而且有的还怀有相当的敬意。这些感情因素对于外国政府和外国人接受美国、美国文化和美国理念不无帮助。当然,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布什政府和2008年的各位总统竞选人都多次强调,修复国际社会对美国和美国人的普遍好感是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 许多时候,国家领导人或是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能够在建立善意的长期努力中起到别的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通过公开宣称他对美国摇滚歌星猫王的喜爱,成功赢得美国公众的广泛好感。小泉任内最后一次访美时在猫王故乡学猫王演唱的样子,可能被正统的政治观察家认为“太滑稽”、“没正经”,但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