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家教中如何摆正精神及物质之间矛盾.doc

家教中如何摆正精神及物质之间矛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教中如何摆正精神及物质之间矛盾

家教中如何摆正精神及物质之间矛盾摘要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难管了呢?其实原因最简单不过了,物质泛滥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父母乃至亲友对孩子表达爱心,主要靠物质。没有设防的物质给予,正是滋生教育问题的一大根源。那些长期与孩子不在一起生活的家长,或者是离异的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纵欲,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激励孩子读书,也往往采用物质奖励。 关键词物质泛滥;爱心;纵欲 物质上的纵欲导致很多严重后果,比如讲究生活享受,浪费钱物的现象普遍,助长个人意识,唯我独尊。从而影响学习,影响校风。物质与精神是很矛盾的一对,物质上的过分满足很容易侵害精神。 只有克制物质才有利于精神发展。物质贫瘠有利于精神丰富。有人说,节衣缩食,小百姓培养出娇子逆子;只会花钱,暴发户培养出败家孩子;贵族教育,权贵者培养出花花公子。这的确切中时弊。很多为人父母者,出于对子女的过分爱护和关心,却正夺去了孩子的进取心。 相反,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生活简朴,工作努力的人,都是一生执着于自己的事业的人,他们追求事业所具有的精神,远远超过了其创造的物质享受。物质越贫乏,精神越高贵。比如那些先贤们——孔子、老子、庄子等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巅峰人物,但是物质上他们却是名副其实的贫困者。高贵的精神往往是建立在贫贱的物质基础之上。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和烈士们,几乎个个都是勤俭的典范,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为国为民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心灵。物质是基础,是精神获得的前提,但是人对物质的占有欲永远处在基础的范围内,据科学家研究,如果按照百分比分配,物质分量最多不超多其中的30%,其余的都要让给精神,这样才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如果物质富有了,就意味着精神要更加富有和提高,处在同比增长的趋势状态中。 如何解决物质与精神的这一矛盾呢? 一、从家长心里入手导正 有些家长本身有攀比心理,喜欢把牌子货堆砌在孩子身上,从而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有些家长有补偿心理,因而产生迁就心理,因此要正确认识物质享受的后果。人的健康成长更需要高贵的精神养育。 (1)不该买的坚决不买。要善于讲清道理,给予回绝。切忌因为孩子哭闹心软,就同意孩子的要求,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把哭闹当成与父母“斗争”的武器,让孩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2)就算要求合理,也要看是不是急需。善于在满足时设置一些必要的“障碍”,以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意志。 (3)在孩子面前,宁可装穷也不要露富。 (4)家长要统一步骤,不能有“堵” 上的漏洞,以给孩子可乘之机。 二、积极行动,丰富孩子的精神养料 从科学来讲,孩子越小,教育越起作用。有专家研究,90%的习惯是6岁前完成的。因而我们要趁早培养孩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 (1)要让孩子体验艰苦。所谓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在艰苦中孩子懂得人生况味,学会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分享给孩子,讲出自己的艰苦,不会担心自己被降低了,而是让孩子明白创业规律,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从而有利于培养高雅的志趣。 (2)懂得节俭。古人说,俭以养德。能够节俭就是一种美德,并且是最具分量的美德。从而培养孩子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以高雅的文化引领孩子健康成长。有位狼爸就有一个好做法值得借鉴,他说,从上幼儿园开始,他就每天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背诵《声律启蒙》、《三字经》等等,晚饭后,孩子在床前站一排,轮流背诵,背不好要用藤条或鸡毛掸子打手心或小腿,直到背会才能上床睡觉。寒暑假,孩子们要带着妈妈准备好的小卡片,被爸爸带到单位楼下的麦当劳里背古文,直到爸爸下班时为止。“在我孩子们的字典里,电视、游戏、娱乐项目、零食等字眼早已被我一概删除。”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课外书总量是550万字,一本书按照10万字算,十二年才读55本。可以这么说,就是这55本,我们的学生也难以100%的达到。与其他国家的阅读对比,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读书问题很严重。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前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5本,美国自克林顿总统开始启动了全民阅读计划,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要达50本。上海市对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的阅读量调整为4000万字,平均每个学生每年读书近50本。一个学生在读书时代读不了几百本书,那能算合格的学生吗?因此不能总在分数里打转,直接追求分数,使孩子学习视野变窄,从长远看并不利孩子的成长。因此要解放学生的时间与空间,特别要放宽孩子的读书范围。 从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讲,经书是最好的精神营养。物质上的东西给人的是感官刺激,使人浮躁,因此就要用精神刺激,使人用宁静的文化来补救。目前最好的内容就是读经。读经热吹遍神州,是非常及时的好现象。因为经书大多数教育我们做人的,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