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事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1046 民事舉證責任分配問題
民事舉證責任分配問題
指導老師:林誠二
撰寫學員:戴連宏
目 錄
壹、前言
貳、舉證責任之概念
一、舉證責任之意義
二、舉證責任的性質
(一)舉證責任非為權利,亦非義務
(二)舉證責任的本質為當事人敗訴之負擔
三、舉證責任之分配
(一)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學說之沿革
(二)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之學說概觀
參、我國實務舉證責任之研討
一、「有利於己」之事實,於實務上之操作與認定:
二、否認權利存在者,對於反對主張,如權利障礙要件、權力消
滅要件、權利排除要件之事實,係屬對其有利之事實。可歸
為此類之判例列舉如下:
三、消極確認之訴,主張法律關係成立或存在者,就該法律關係
成立或存在之原因事實,應舉證責任。
四、主張變態事實者就該變態事實,應負舉證責任:
五、歸類上較有爭議之實務見解:
六、關於債務不履行之可歸責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
七、票據事件之舉證責任分配:
八、較有爭議之舉證責任分配類型:
肆、結論
參考文獻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047
壹、前言
民事舉證責任,在實務運作上有其重大意義,法院自民事案件繫屬後,即負
有依法裁判之義務,而法院為裁判以先,必先就裁判基礎事實關係確認是否存
在,始能做出最適切之裁判,然並非所有事實均能透過調查明朗,此即所謂「事
實陷於真偽不明」之狀態,惟法院不得以待證事實存否不明而拒絕裁判,蓋裁判
結果,原則上非原告敗訴,即為被告敗訴,故此際即須透過舉證責任分配解決此
問題。 1
貳、舉證責任之概念
一、 舉證責任之意義
舉證責任可分為兩個面向,第一面向為「客觀舉證責任」,即法官善盡調查
證據之能事,運用自由心證與全辯論意旨認定待證事實之存在與否,於事實在言
詞辯論終結時仍於真偽不明時,因法院不得已事實陷於真偽不明而拒絕審判,為
作出判決結論,勢必須將該事實陷於不明之不利益,歸於當事人之一方負擔。對
於負擔敗訴不利益之當事人而言,即係負擔客觀舉證責任。而因事實陷於真偽不
明均可能存在於任何訴訟中,故客觀舉證責會發生在所有訴訟中。第二面向為「主
觀舉證責任」,即負擔客觀舉證責任者,為迴避因舉證責任分配對己所生不利益,
通常亦會致力於證據之收集與提出。2 3
舉證責任之所在,與原被告之訴訟地位並無關係,且並非只要起訴成為原告
地位即有必要就本案之待證事實負擔舉證責,否則將造成降低人民提起訴訟之意
願,重返自力救濟時代。故於消極確認之訴訟,原告不因起訴而需就本案權利或
法律關係不存在之全部事實負擔舉證責任。4
二、 舉證責任的性質
客觀舉證責任,乃訴訟審理之最終階段,待證事實仍陷於真偽不明時始發揮
機能。通說認為,客觀舉證責任發生之要件,乃是指該當於法律要件之直接且具
重要性事實之存否,經法院審理後因仍無法形成確信而陷於真偽不明時,法院即
1 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頁 59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初版。
2 呂綺珍,論民事證據法上之事實認定與證明責任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28,
2004年
3 陳榮宗,舉證責任分配與民是程序法第二冊,頁 2~4,臺大法學論叢第 17卷,1979年初版。
4 呂綺珍,論民事證據法上之事實認定與證明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29~130,
2004年。
1048 民事舉證責任分配問題
須為舉證責任判決,亦即以原告無法盡其舉證責任,而獲致敗訴判決。再者,學
說上向來認為,構成民事訴訟脊椎之舉證責任,乃是客觀舉證責任,僅有透過客
觀舉證責任,方可區分請求原因、抗辯、本證、反證,訴訟指揮之基準及當事人
主張責任之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1.0-提交综合处版.pdf VIP
- 工程交接记录.docx VIP
- 2023年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爱登堡电气原理图及代号说明EDVF23.pdf VIP
- 20240412-西部证券-爱柯迪-600933-首次覆盖报告:新能源中大件扩张周期,全球化战略开启新篇章.pdf VIP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物联网相关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建军98周年专题.pptx VIP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