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线粒体内酶系统特点和最新研究和进展.doc

有关线粒体内酶系统特点和最新研究和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线粒体内酶系统特点和最新研究和进展

有关线粒体内酶系统的特点与最新研究进展 一.线粒体内酶系统的组成与相关功能 1.外膜 a.单胺氧化酶 磷脂的合成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缩写MAO ,为催化单胺氧化脱氨反应的酶,也有称为含黄素胺氧化酶的。 ?????? 单胺氧化酶(MAO)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即单胺氧化酶A(MAO-A)和单胺氧化酶B(MAO-B),他们都有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以共价键链接到活性中心区域的半胱氨酸残基上。他们能催化氧化生物体内的各种胺类物质:多巴胺、5-羟基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色胺等,最终产物醛和双氧水与细胞的氧化密切相关。多见于脊椎动物的各种器官,特别是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5776 \t _blank 分泌腺、脑、肝脏,但在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72928 \t _blank 无脊椎动物、豆类的芽等植物中也存在。在细胞内存在于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18825 \t _blank 线粒体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0988 \t _blank 外膜上,是不溶性酶。所以认为单胺氧化酶具有调节生物体内胺浓度的功能。 b. NADH-细胞色素还原酶 脂肪酸链去饱和 c.核苷二磷酸激酶和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 脂肪酸链的延长 2.内膜 a.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ATP合成酶。 电子传递及氧化磷酸化。 NADH-Q还原酶又称为NADH脱氢酶(NADH dehydrogenase),简称复合体Ⅰ(complex Ⅰ),是一个具有相对分子质量88 000的大蛋白质分子,至少包含有34条多肽链。分别由核和线粒体两个不同的基因组编码构成。在电子传递链中共有3个质子泵(proton pump),该酶是第一个质子泵。  该酶的作用是先与NADH结合并将NADH上的两个高势能电子转移到其FMN辅基上,使NADH氧化,并使FMN还原,反应如下:  NADH+H+FMN→FMNH2+NAD  接着辅基FMNH2上的电子又转移到铁硫聚簇Fe-S上,Fe-S聚簇是该还原酶的第二个辅基,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传电子,不传氢)。最后,电子被传递给辅酶Q,由辅酶Q将电子转移到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Ⅲ)  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N指烟酰胺,A指腺嘌呤,D是double。  用于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作用中的柠檬酸循环。  NAD+ 则是氧化态。  葡萄糖代谢时直接经代谢所产生的ATP是十分的少的,而代谢产生的NADH或FADH2经由一个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反应可产生大量的ATP。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态)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NAD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原态) NADP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态) NADPH+  NAD+ + H+ + 2e- = NADH  NADP+ + H+ + 2e- = NADPH 他们都是辅酶,用来实现电子传递。  基本上涉及到氧化还原的反应都用得到,比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等氨会抑制呼吸过程中的电子传递系统,尤其是NADH。  NAD+分子中的功能部分是烟酰胺换。其共振结构式:  “4-5双键振至5-6双键;6-7双键振至7-8双键;4号碳为碳正离子;7号氮为双电子原子”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简称SDH),黄素酶类,是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酶,属膜结合酶,是连接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枢纽之一,可为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多种原核细胞需氧和产能的呼吸链提供电子,为线粒体的一种标志酶。作为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是反映线粒体功能的标志酶(markerenzyme)之一,其活性一般可作为评价三羧酸循环运行程度的指标[1],对于评价精子线粒体功能、研究致奶牛酮缺乏症病理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2~3]。   1琥珀酸脱氢酶的提取与生理意义   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所有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61596 \t _blank 有氧呼吸细胞,和线粒体膜牢固结合,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是脱氢酶中最重要的酶。迄今为止,已从多种原核和真核组织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为该酶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膜内酶,琥珀酸脱氢酶与具有脂双层结构的线粒体膜结合得比较紧密,很难溶解下来,而且其一旦离开膜后,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快失活,因此其提纯难度很大。1950年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 HY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