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把《祭十二郎文》与诸葛亮《出师表》与李密《陈情表》并
祭十二郎文;作者简介;;韩愈和十二郎;思念之情; 年月日 ,季父愈闻汝之七日 ,乃能衔哀致诚 ,使建中远具时羞(通“馐”)之奠 ,告汝丧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 ,及长 ,不省所怙(hù) ,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mò)南方 ,吾与汝俱幼 ,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 ,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 ,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 ,在孙惟汝 ,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 ,形单影只。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 ,惟此而已。”汝时尤小 ,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其后四年 ,而归视汝。又四年 ,吾往河阳省坟墓 ,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来省吾;止一岁 ,请归取其孥;明年 ,丞相薨 ,吾去汴州 ,汝不果来。是年 ,吾佐戎徐州 ,使取汝者始行 ,吾又罢去 ,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客也 ,不可以久;图久远者 ,莫如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 ,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 赏析:在上段的基础上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段笔调低沉,抒情的气息亦愈加浓郁。特别是闻死讯之初那将信将疑、恍惚迷离之状的陈说,更是如泣如诉,悲痛至极,达到了抒情的高峰。在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 幻想的破灭之后,情不自禁的向天理、神明、寿命发出了一连串愤愤不平的质疑和冲击!问天无语,问神不应,遂生“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的念头,至此感情的悲愤已升至极点。 ; ; ;今吾使建中祭汝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 ,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 ,並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 ,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 ,而使汝夭 ,不孝不慈 ,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 ,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梦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 ,其又何尤。彼苍者天 ,曷其有极!
自今已往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 ,于伊、颍之上 ,以待余年 ,教吾子与汝子 ,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 ,待其 嫁,如此而已。; 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但作为古文运动的旗手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却一反传统文风,而运用散文形式写成此文,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四言韵语或骈文形式无法婉转灵活,适应情感变化而抒发作者与十二郎的骨肉之情,只有“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才能更好地把作者巨大的悲痛曲折婉转地抒发出来。韩愈是成功的,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说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主要鉴于三点:; 其一是行文质朴自然,情深语切,感人至深。
苏轼把《祭十二郎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并举
称其“惨痛悲切,皆出于至情之中,不期然而然也”。这话说得不假,韩愈用真情打动了所有的读者,假如没有真情实感,韩愈文才再高也难写出“使酷吏读之,亦不觉泫然流涕”的动天地惊鬼神的这篇佳作;; 其二是语言运用上的复沓重叠,回环转折,变化多姿。
如同样是自叙衰老的情状,先是“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随有“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语意基本相同,但表达上略加变化,就显得错落有致,生动活泼; 其三是在语助词的运用上,也颇显功力。
祭文的文字不是一气贯注的,尤其是“痛哭为文章”的《祭十二郎文》,更是在“夹哭夹写”中完成的,这就需要靠助语的穿插缀合,以表示抑扬顿挫。
例如“呜呼哀哉”一语,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尤其是“呜呼!汝病吾不知时”至“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这一段,由于语助词的运用,使人在萦系中见真挚、于呜咽处见沉痛的艺术魅力。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无愧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知识要点归纳; 其他虚词
1、乃:季父愈闻汝之七日 ,乃能衔哀致诚 ,使建中远具 时羞之奠 东野与吾书 ,乃问使者 (才) 2、始:汝之子始十岁 (才,刚) 吾年十九 ,始来京城。(初次) 3、抑: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或者)4、比:比得软脚病 ,往往而剧。(近来)5、然: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虽然 ,吾自今年来, 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这样)6、而: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如果,表???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