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山洪防御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本文以庐山风景区为例,阐述了山岳型风景区山洪发生的特点,山洪防御中与县市不同的要求,庐山风景区山洪防御中的具体做法。由此引发是否在防汛系统中专门建立适合山岳型风景区山洪防御的指挥系统;如何理顺信息报送、资金下达渠道;如何支持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保障风景区内游客、人员的安全;这一系列值得防汛人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山岳型风景区 山洪防御 思考 庐山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地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山岳型风景区也随之大量增加和涌现,同时,游客在山岳型风景区内因山洪或山洪引发的灾害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情,亦时常见诸报端和网络,如何有效保障景区内居民、游客安全已成为山岳型风景区管理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以庐山风景区为例,就山岳型风景区山洪防御特点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1 庐山的基本情况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濒长江,南襟鄱阳湖,大江、大湖、名山浑然一体,水汽丰茂,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海拔高度19m—1474m,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先后以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晋升为世界级风景区。常住人口2.2万人,年来山人次500万左右,其中70%左右集中在4—9月,与庐山降雨集中期相重叠。   1.1 气候与降雨   庐山气候属亚热带东部季风气候区,具有鲜明的季风和山地气候特点,春晚秋早,冬季长寒,夏季短凉,雨水丰沛,风速较大,多云雾。据资料统计,庐山年平均气温为11.6℃;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20.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2.6℃;极端最高温度32℃,极端最低气温-16.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68.2mm,多雨年份可达3000mm以上;牯岭站年平均24小时内50mm以上降雨8.0次,100 mm以上1.6次,150mm以上0.5次,200mm以上0.25次,250mm以上0.14次,300mm以上0.06次;任意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529.4mm,6小时为182.7mm,1小时为132.5mm。相对湿度为78%。有雾日近200天。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110.8天,平均风速是4.5m/s;风向随季节变化,春夏季盛行偏南风,秋冬季多偏北风,十分钟最大风速29.3m/s,瞬时最大风速大于40m/s,3、4、7月,是大风较集中时期。   1.2 地形、植被与地质结构   庐山一山孤立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山体呈长椭圆形,长约29km,宽约16km,总面积约302平方公里,东南、西北方位的山体陡峻,东北、西南方位平缓,属中山地形,坡度在30°~50°,高出周边山麓丘陵1000m左右,山峰和岭脊多在海拔1200~1400m。山体上植被发育良好,共有植物3400余种。在地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断裂发育,属地垒式断块山;按地层时代和岩性分为南北2部分,北部主要为砂岩和石英砂岩,岩体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南部则为片岩、板岩等变质岩和火山岩,岩性较软,易于风化。由于岩层古老,经过后期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山坡上残碎积物厚达0.8~1.5m。   1.3 水系与山塘、水库   庐山共有山溪、河流40余条,分别注入长江和鄱阳湖,其中18条主要河流上均有人类活动,或为游客游览的景区或为常住人口居住地。河流两岸植被良好,春夏季节水流较大,遇暴雨时暴涨暴落,威胁人员安全。山上海拔800m以上的水库、山塘8座,主要为饮用水水源,在防汛上属“天上一盆水”,落差大,地势险要。   2 庐山山洪特征   受气候、地形、地质结构、工程设施自然老化、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庐山成为山洪灾害的重点防范区,在历史上曾因山洪或山洪引发的灾害出现过人员伤亡的情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小范围内山洪发生的凶猛程度差异大、不同海拔区段间山洪发生的频次存在差异、突发性强、强度大、形成时间短、危害大、预报预测预警难度大等。   2.1 小范围内山洪发生凶猛程度差异大   庐山由于属山地地形,海拔1000m以上的区域降雨时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从表1中不难看出在海拔1000m以上的区域中,同一次降雨过程中小范围内的站点间降雨量值差存在显著差异,有的甚至可以接近大暴雨量级。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了海拔1000m以上小范围内山洪发生的凶猛程度的显著差异。 表1 海拔1000米以上雨量站站点间距离与雨量值差对比表 雨量站地点 站点间水平距离(m) 站点间雨量值差 (mm) 地形特点 备注 大月山与青莲谷之间 2395 47.4 站点间为大月山山峰 此次降雨发生在2008年8月6至7日,历时13小时,最大站降雨为244.8mm,最小站为145mm. 小天池与大月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