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理想主义者―浅论村上春树与王小波思想特征.docVIP

孤独的理想主义者―浅论村上春树与王小波思想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独的理想主义者―浅论村上春树与王小波思想特征   摘要:村上春树和王小波作为当代两位知名作家,他们身上都被贴上了“边缘人”、“另类”等相同的标签,而且他们的思想中都有极其相似的部分,被评论家称为“两颗质地相近的灵魂” [1]本文将从村上春树与王小波思想中所共同体现出来的理想主义倾向入手,希望能够找到“两颗质地相近的灵魂”交接的部分。   关键词:村上春树;王小波;理想主义   一、理想主义贯穿始终   如果我们为村上春树与王小波思想特征找几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他们都追求自由与人格独立、人人平等、捍卫个人价值与尊严、反抗传统文化。而这样的思想的特征也让他们的文字始终有着浓浓的理想主义气息,这种理性主义的气息具体表现在他们对荒诞社会的不配合、不认同、不妥协的基础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个体自由的呐喊与奋斗,他们同样的都在为每一个独特且独立的个体奔走,同样在为在时代、在社会边缘徘徊的人发出自己的呐喊,他们是两位孤独的追求理想的浪漫骑士!   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从来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从来不是荒诞社会的逃避者,虽然他们在社会的边缘游走,但是他们的目光从来都是锁定在社会,用自己的文字来与社会做出自己的反抗―从作品中看他们都为社会中的少数人而发声,追求真诚、自由等等,而这些都与他们本身对理想主义的倾向性是有关联的,诚如村上春树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词:“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我写小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给予每个灵魂尊严,让它们得以沐浴在阳光之下。” [2]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都在不知疲倦的追求着、渴望着为那部分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少数人发声、描写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对他们的内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描写与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状态的追求与热爱,我想这也是属于能够表现他们理想主义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在王小波还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我们都能够在字里行间体会出他们对于生活最原始最自然状态的喜欢,像在《绿毛水怪》中“王二”在父亲的书柜与书店里跟“妖妖”度过的一个个的下午,还是《黄金时代》中“王二”与“陈清扬”在山上那段激情与美好的时间,还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田村卡夫卡”如饥似渴的在图书馆中吸收知识,享受只有知识的孤独,还是在《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中“我”在那个迷雾弥漫着的仙境痴迷那人与人最本真状态的美好。王小波与村上春树他们对大都市“异化”下的人际关系十分不适应,所以只能孤独的在大城市中寻找自己的归属,在都市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生活不被“污染”或者不被影响,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孤独。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他们都是孤独的浪漫骑士,他们都在都市生活中寻找的那温暖的理想主义。   二、村上春树与王小波不同的理想主义   (一)村上春树忧郁的浪漫书写   村上春树的作品在我看来一直在表述近似一种略带悲情、略带苦涩的理想主义,虽然笔下坚毅勇敢的主人公不断在对命运做着持续果断的抗争,虽然对社会他们不妥协,但是却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无法摆脱、命中注定的孤独感、无力感、悲观感、失望感,而这深刻的在其作品中有诸多体现。比如在《奇鸟怪状录》中村上也曾这样说:“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3]   (二)王小波“没心没肺”永远在笑的浪漫骑士   王小波在这点上是与村上春树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他在向我们传递的则是一种自嘲幽默式的理想主义,同样是对荒唐社会下的个人反抗,同样是两个社会边缘人的孤独,王小波就大大减少了村上春树的那种命中注定般的无奈感和无力感,而更多是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于前方王小波是乐观且充满幻想的,愿意尝试的,比如他曾说:“我十七岁时在插?,晚上走到野外去,看到夜空像一片紫水潭,星星是些不动的大亮点,夜风是些浅蓝色的流线,云端传来喧嚣的声音。那一瞬间我很幸福,这说明我可以做个诗人,照我看来凡是能在这个无休无止的烦恼、仇恨、互相监视的尘世之上感到片刻欢欣的人。都可以算是个诗人。” [4]一个充满幻想、乐观、对于周围的不如意、不公平报以向上、积极的态度,世界待我以痛,我报世界以歌,这句话对王小波就再贴切不过了,王小波时常是以孩子般的天真来面对社会。   三、结语   村上春树与王小波共同的思想特征譬如追求自由与人格独立、人人平等、捍卫个人价值与尊严、反抗传统文化等等让他们作品染上了浓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虽然有语言、国家、甚至生死等重重障碍,但是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到“两颗质地相近的灵魂”那交接的部分。在追求个体价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