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 宋朝建立和其制度创设(F)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的创设;背景: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907-960年);一、宋朝的建立
1、陈桥驿兵变与北宋建立。
960年,手握重兵的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借口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境,率军北上,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
思考:历史上哪些政权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的?对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束分裂局面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1)汉族地区:宋建国后,先后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统一。
(2)全国范围:辽政权已雄踞北方,西北党项族的势力范围也很大,宋朝的统是不完全的。宋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思考:宋元时期的民族并立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并立的局面?;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篡夺了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二、文官体制
1、创建的原因:(1)宋朝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2)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2、军事制度改革:
(1)中央:a、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c、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思考:宋政权对中央军事制度改革是吸取哪方面的教训?
(2)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
a、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
b、又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思考:宋政权削弱地方军事力量是吸取哪方面的教训?产生了什么影响?
2、政治制度的改革
(1)基本国策:宋初以“重文轻武”,防范武将专权,
(2)选拔途径: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而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3)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b、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思考:文官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二、科举制的完善——宋朝承继了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
1、考试级别: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宋太祖时,曾对省试合格的举子增设“殿试”,由皇帝亲临复试,以后成为定制。
2、考试规则: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又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3、考试内容,前后也有很大的变化。
(1)宋初进士考试,仍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诗赋取人。
(2)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思考:宋中期以后,增加策论考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4、作用: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了使文人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仕途,朝廷还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不断增加录取名额,以吸引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参加科举。;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宋代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宋史上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处级科员一样,待遇上去了但毫无实权。
另外,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建立了新官制,并没有全部清除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材料四: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一)罢察举、重科举。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下诏各州察举孝悌力田、奇才异行或有文武才干者740余人,太祖命翰林学士李昉等在礼部进行测试,结果均不可采,于是帝下诏即罢“公荐”之法,从而对荐举制进行了彻底扫荡。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doc
- 紫草萘醌类化合物合 成和其抗癌活性研究.ppt
- 纸张计算.doc
- 组织行为学视域中教学改革z.doc
- 综合比较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异同.doc
- 纸制简易相片架设计和制作.doc
- 纸盒设计和纸盒样品切割绘图机打样输出.doc
- 自信和学风(改).doc
- 职工工伤与保险待遇.ppt
- 自信和人成功有什么关系.ppt
- 2025年休闲食品健康化转型下的市场拓展策略与渠道创新报告[001].docx
- 农村电商服务站品牌建设:2025年运营模式创新与品牌传播报告.docx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整改与金融科技监管的合规监督与可持续发展策略.docx
- 2025年短视频平台内容监管与平台社会责任关系研究报告.docx
- 农产品溯源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信用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创新方案探讨.docx
- 2025年线上法律咨询服务平台法律咨询行业竞争策略研究.docx
- 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与发展机制报告.docx
- 智能制造领航者:2025年3D打印技术在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001].docx
-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实施效果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