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2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中约89?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们以五腧穴为主,采用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5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望都县中医院收治的患者,均在脑血管意外病情稳定之后,接受相应治疗。共1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2.4±2.3)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2.1个月,平均(13.59±5.66)天;其中脑梗死41例,脑出血25例。对照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3.1±1.7)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2.3个月,平均(14.47±4.76)天;其中脑梗死37例,脑出血18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确诊。上肢痉挛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痉挛诊断要点:[2]上肢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严重肌痉挛时可表现为关节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局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长时间的痉挛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和肌腱的挛缩;痉挛上肢的腱反射亢进;由此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排除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伴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或严重出血倾向者。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依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将其分为3组,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先用皮肤针叩刺手三阴经,然后应用经筋排刺法针刺与之表里的手三阳经。取穴:患侧上肢五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针刺方法:①皮肤针疗法:选用七星针,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分别予手三阴经五腧穴以中度刺激(腕力稍重,局部有潮红,但不出血);②经筋排刺法:取手三阳经五腧穴,选用0.35mm×13mm毫针,垂直刺入,刺入肌腱浅层即止,施以雀啄捻转手法,行针1min,每次留针30min,在两穴的连线上每隔1~2寸左右刺1针,一般每线3~5针。上述两种刺法每日选用2组,每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给予脑复康注射液4g、脑蛋白水解物20ml,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
两组同时进行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如良上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的保持、缓解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静态牵拉肌肉、被动运动与按摩等。
3.疗效观察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综合疗效评价[1]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患者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有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下。
3.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痊愈例数分别为12例、6例,显效例数分别为32例、25例,有效例数分别为10例、12例,无效例数分别为2例、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6.4?、7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中风”、“痉证”等范畴,多由外邪首先侵犯经络而后传入脏腑,或情绪内伤,引起经络运行不畅,气血阻滞,筋脉失养,脏腑阴阳失调而引起,常表现为上肢疼痛、麻木、肿胀、拘挛、颤振、抽搐等症状。据其临床表现,笔者将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病机辨为风痰阻络、气血失调、筋失濡润、阴阳失衡,其基本特点为“阳缓而阴急”。手三阳经属腑络脏,手三阴经属脏络腑,两者互为表里、阴阳相对,《素闻?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故笔者选用表里两经,以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五腧穴为主,分别施以皮肤针循经叩刺法和经筋排刺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五腧穴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五个重要经穴,是脏腑精气起始、流注、充盈、汇合之处,是经气最旺盛的部位。井穴多位于爪甲之侧,是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始发之处,经脉之气交接于四末之所在,故刺之可接通十二经气,协调阴阳,醒脑开窍。荥穴多位于掌指关节之前,是十二经脉流行的部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从而“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