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1幻灯片
* * (1)经向性运动,极涡中心从一个半球经极地摆到另一半球。其中,由西半球经权地向西伯利亚移动的极涡主要集中在前冬。而向相反方向移动则大多发生在后冬; (2)纬向性移动,大多发生在欧亚大陆的高纬地区,酉半球也有但移到格陵兰高原附近立即终止, (3)转游性运动,主要在极区的亚洲部分和喀拉海一新地岛一带,转游的方向大部分是向西的,过一段时间(一般在2周以上)活动后,又转回原来的出现地附近。 * 1)经向发展型 暖温度脊向北伸入极区——中纬高度脊经向发展而形成极地高压 图6.4(a)(b) * 1)经向发展型 暖温度脊向北伸入极区——中纬高度脊经向发展而形成极地高压 图6.4(a)(b) * 长波冷槽加深南下,切断为冷低压——冷槽前的高脊发展,伸入极区而形成极地高压。 图6.5(a)(b) * 长波冷槽加深南下,切断为冷低压——冷槽前的高脊发展,伸入极区而形成极地高压。 图6.5(a)(b) * 长波冷槽加深南下,切断为冷低压——冷槽前的高脊发展,伸入极区而形成极地高压。 图6.5(a)(b) * * 1、阻塞形势,稳定 2、垮掉,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 * * 寒潮过程。在其整个生命史中,往往与半球范围的超长波、长波活动有密切关系。它又在这些不同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构成了寒潮的中期天气过程。 根据80年代我国的研究认为寒砌中期过程有三大类, 其中主要的一类是倒OMG流型; 另一类是极涡偏心型; 还有一类是大型槽脊东移型。 据10年统计,全国性寒湖 70%一80%属于倒o流型,这种流型的演变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 * * 下图:关于2各暖脊的位置 11-3-3-20 * 11-3-10-20 * * 11-3-13-08 1节课完成. end §3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 一、 寒潮中期环流形势演变 寒潮中期过程:2~3周 寒潮中期过程有三类: 倒Ω流型70%~80% 极涡偏心型 大型槽脊东移型 1)初始阶段 大西洋暖高脊和阿拉斯加暖高脊向极地发展(或两脊打通),极涡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各一个中心(偶极型),东半球呈现两高脊挟持一个极涡中心——东半球倒Ω流形成。 图6.7 1、倒Ω流型的演变特点 阿拉斯加 大西洋 2)酝酿阶段: 东半球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建立暖性高压脊,亚洲极涡加强并南压,——东亚倒Ω流型形成。 图6.8 3) 爆发阶段(短期过程) 中纬长波槽脊的急速发展东移或以横槽形式,引导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东亚大槽重建,寒潮结束。 2、极涡偏心型的演变特点 极涡中心偏于东半球(偏心型)——东半球倒Ω流型形成(初始阶段) 东亚倒Ω流型建立(酝酿阶段) 乌拉尔山暖脊强烈发展东移,推动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东亚大槽重建,寒潮结束。(爆发阶段) 例2006-3-10 3、大型槽脊东移型的演变特点 北半球长波槽顺序东移,槽后冷空气南下,引发寒潮。东亚大槽重建,寒潮结束。 例2008-3-10 Next 二、两个大洋中暖脊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作用 1、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的关键系统是两个大洋上的暖性高压脊,大西洋暖高脊和阿拉斯加暖高脊对东亚两个暖高脊形成起主要作用。 2、乌拉尔山暖高脊的形成 1)补充型 乌山浅脊与大西洋暖脊东伸的正变高叠加而发展加强 P275 图6.9 2) 结合型 乌山浅脊与阿拉斯加暖脊切断出的西移极地高压叠加而发展加强 P275 图6.10 3)叠加型 乌山浅脊与黑海高脊叠加而发展加强 3、鄂霍次克海暖高脊的形成 1)阿拉斯加高压脊西退到鄂霍次克海发展而形成 2)阿拉斯加高压脊分裂出小高压西移与鄂霍次克海弱脊合并而形成 End * [中国南北分界线简介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 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