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桃花源记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0桃花源记课件

桃花源记》历来是升学考试的传统课文,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考查角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豁然( ) ⑵俨然( ) ⑶垂髫( ) ⑷阡陌(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 ⑴缘溪行 ⑵渔人甚异之 ⑶欲穷其林 ⑷才通人 ⑸俨然 ⑹桑竹之属 ⑺交通 ⑻悉如外人 ⑼便要还家 ⑽咸来问讯 ⑾妻子 ⑿绝境 ⒀无论⒂辞去 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⒃此中人语云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⑷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四、填空 ⑴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⑵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⑶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五、掌握内容 ⑴作者、朝代及课文出处。 ⑵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⑶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桃源人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⑸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作者虚构一个与黑暗的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练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裁是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2、解释加点的字: 辅三秦 辅佐、护卫  五津 渡口 比邻 近邻  无为 无须、不要 3、远隔两地的朋友经常用诗中的哪两句来互相勉励和鼓舞?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因为这首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中那种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 * *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