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与治疗道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诊断与治疗道德

临床用药不当的类型: 药物使用方法不当 药物剂量过大 蓄积中毒 配伍禁忌 错用药物 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A、对症下药,剂量安全 B、合理配伍,细致观察 C、节约费用,公正分配 D、严守法规,接受监督 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 二、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 ★ 手术治疗在当今医疗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治疗手段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已经越来越精密、创伤越来越轻微,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越来越小,术后恢复越来越理想。但是手术及麻醉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风险性和损伤性,有时候这种后果也许因为医务人员的道德原因而异常严重。因此,强调手术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尤为重要。 据统计:手术科室发生的医疗事故占全部医疗事故的56%--67%。 手术与麻醉的特点 损伤的必然性 技术的复杂性 过程的风险性 患者的被动性 二、手术麻醉治疗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术前准备的道德要求 1.严格掌握指征,手术动机正确 2.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3. 认真制定手术方案 4. 帮助患者作好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中的道德要求 手术过程中的道德要求 态度严肃 作风严谨 相互支持,团结协作 相互支持 团结协作 关心体贴,处理得当 术后的道德要求 严密观察病情 解除病人不适 加强护理和功能锻炼 钟南山院士亲身体会谈误诊 敢于承认错误,实事求是, 总结教训,增强责任感是关键 1.患者丧失自主选择能力时,医务人员可以不考虑他的拒绝,通过征得监护人(家属)的同意而进行手术 2.对于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患者,如果拒绝手术治疗,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手术治疗的特殊道德问题 三、急救工作中的道德 急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特殊性: 病情变化急骤,带有突发性 病情严重,救治难度大 病情复杂,工作量大 生命所系,工作责任大 急危重病人抢救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要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病人 要勇担风险,团结协作 要满腔热忱,重视心理治疗 要全面考虑,维护社会公益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抢救成功率 四、心理治疗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熟练掌握应用心理治疗的知识与技术 有同情、帮助病人的诚意 以健康、稳定的心态去影响和帮助病人 保守病人秘密和隐私 五、康复治疗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理解与尊重 关怀与帮助 联系与协作 第四节 医技工作中的道德 医技工作是运用专门诊治技术和设备,协同临床各科诊治疾病的医疗技术人员去完成的,它包括影像、检验、病理、药剂、核医学、康复、营养、消毒供应等科室的医技人员。 第四节:医技工作中的道德 一、医技工作的特点与道德作用: 1、特点 科室的专业性和服务的广泛性 科室的独立性与临床科室的协同性 设备使用与管理的一体性 自身防护与社会防护的统一性 2、医技工作道德的作用 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 影响医疗中的人际关系 影响医院的经济、环境管理 二、医技科室的道德要求 检验科和病理科人员的道德要求 严谨的科学作风 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急病人所急的同情心 影像科和核医学科人员的道德要求 举止端庄,作风正派 认真负责,做好防护 加强管理,对社会负责 药剂科人员的道德要求: 态度和蔼,认真负责 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 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消毒供应科(室)人员道德要求: 认真负责,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 加强协作,提高服务质量 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本章小结: 无论是临床医学的那一个学科,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的更新知识,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情感投入。当代医学发展不仅需要医生调整好与患者的关系,还要调整好与医疗保健组织、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医患之间“心里契约”变化使医生从主宰治疗的权威变成了患者的合作伙伴。 “医乃仁术”,“医师是仁者”。临床上的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判断,在科学上、医学上可能做的,不一定在伦理上是应该做的。 谢谢! 临床诊断治疗工作道德 第一节 一般诊治伦理 现代医学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医疗工作变成已经不是单一的医疗上的问题。如果把人看成生物的人而不是放在社会中来看,医疗工作也不可能做好 。 对临床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大环境下,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护关系正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目的的服务关系转变; 护理工作也一改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的转变: 促使医术和医德达成了新的统一。 传统医学强调医乃仁术、无德不医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