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确定脱硫塔内的气体停留时间
型!基墨!!堕至箜!塑
如何确定脱硫塔内的气体停留时间
张振欧
(天津市创举科技有限公司301300)
1 问题的提出 化可以使相同摩尔数的Na:CO,转变成NaHCO,。
过去一直认为脱硫反应是“飞速反应”,因此 根据现场数据,1h由气相溶人溶液的CO:量为:
基本上不考虑原料气在脱硫塔中的停留时间,甚 900 090~0
五=30 x(0
至将脱硫塔设计成矮胖形。某厂年产合成氨50 标态)=1.3795(km01)。
500 m。
kf,脱硫塔塔径为04mm,填料高度仅9.8 消耗的Na:CO,量为:
运行中发现,该塔对分布器的要求非常高,同时无 y1=l
法脱高硫,本文就其原因进行探讨。 (3)由于系统中酸性气体H:S和CO:的存在
并参与反应,每小时可使27700kmol的Na:CO,
2 脱硫塔内进行的主要反应 转变成NaHCO,。但根据液相数据,每小时液相
在脱硫塔内主要进行以下反应: 能提供的Na2CO,量为:
Na,CO,+H,S=NaHCO,+NaHS(1)
由于原料气中含有大量的CO:,因此CO:也 2.298
1(km01)。
会参与反应: 由此,可很容易地判断出,系统内气相使用的
(2)
Na2C03+H20+C02=2NaHC03
Na:CO,超过液相可提供的量。为什么会发生这
在脱硫塔内还会进行再生反应,参与反应的 种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下面具体分析
0:是催化剂的携氧: ~下这个问题。
(3)
2NaHS+02=2S+2NaOH
NaOH+NaHCO,=Na,CO,+H,0(4) 4 脱硫塔内的反应已由纯脱硫反应演变成“脱
硫+再生”的反应
3 由现场数据分析系统工况 由脱硫反应的机理及催化剂的性质可知,催
以天津吉华化工厂公司提供的脱硫系统操作 化剂实际是一个携氧的分子团,所携氧进人脱硫
数据(2005—08—09T10:30测出)为例:气相进口
液并在脱硫液脱硫的同时释放出氧,在将脱下的
H2S为1550mg/m3,C02为9.O%;气相出口H2S
NaHS氧化成单质硫的同时也将生成的NaHCO,
900Ill’/h
为20mg/Ill3,C02为8.9%;处理气量30 转变成Na:CO,,恢复脱硫能力。因此,在脱硫塔
(标态);贫液中Na:C0,含量为6.14g/L,富液中 内发生脱硫反应的同时还有再生反应存在,1个
m’/h。
Na2co,含量为5.72∥L,溶液循环量580 Na:CO,分子在脱硫塔内循环1周时,它不是脱了
kmol
(1)由反应方程式(1)可知,1Na,CO, 一遍硫,而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爱情,关于梦想.pdf
- 关于汽车监控系统的检测及其维修分析.pdf
- 关于长寿人群研究中的若干见解.pdf
- 关注爱好读书却陷入迷局的人_80_省略_文理科大学生人文阅读观的比较研究_徐秀.pdf
- 兴哥爱美丽姐.doc
- 共 城 交 警 爱 民 情 浓-辉县付吉中.docx
- 再见了我的爱人.doc
- 写给最爱的人.doc
- 兴趣社交:在这看脸的社会中,我们终于能谈些别的.pdf
- 农忙后的盛宴,全村人都爱吃它.pdf
- 数字化评价体系下高中生文化适应性与本土化评价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地理教学信息化资源整合在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创新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画像在物理概念建构教学中的监控与评价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船舶制造企业数字化造船技术在我国船舶工业中的产业政策与实施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农村金融创新中的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资产证券化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中的法律环境与制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整合与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部件制造中的装配工艺创新与性能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