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端的双向晶闸管导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出端的双向晶闸管导通

* * 图13-23 DC-SSR驱动大功率负载 图13-24 DC-SSR驱动大功率高压负载 图13-25 SSR控制单向交流电机正反转电路 * * 图13-26 用SSR控制三相系统负载 * * 图13-27 用SSR控制大功率交流电动机 * (2)固态继电器的电流容量负载能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使用的温度范围不太宽(-40~+80℃),所以当使用温度较高时,选用的SSR 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 (3)固态继电器电压过载能力差,当负载为感性时,在SSR的输出端必须加接RM 压敏电阻,其电压的选择可以取电源电压有效值的1.6~1.9倍。 (4)应特别注意避免输出端负载短路会造成SSR损坏。对白炽灯、电炉等电阻类负载,要考虑其“冷阻”特性会造成接通瞬间的浪涌电流,有可能超过额定工作值,所以要对电流容量的选择留有余地。为防止故障引起过流,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快速熔断器,要求熔断器的电压不低于线路工作电压,其标称有效电流值应与固态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值一致。 * * 5. 常用的固态继电器 为了便于设计者选择固态继电器,表13-4和表13-5分别了列出部分常用的直流固态继电器和交流固态继电器参数。 * * * * * * 13.7 低压开关量信号输出技术 对低压情况下开关量控制输出,可采用晶体管、OC门或运放 等方式输出,如驱动低压电磁闸、指示灯、直流电机等,如图 13-28所示。 需注意的是,在使用OC门时,由于其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在 其输出为“高”电平状态时,实质只是一种高阻状态,必须外接上 拉电阻,此时的输出驱动电流主要由Vc提供,只能直流驱动并 且OC门的驱动电流一般不大,在几十mA量级。如果被驱动设备所需驱动电流较大,则可采用三极管输出方式,如图13-29所示。 * * 图13-28 低压开关量输出 图13-29 三极管输出驱动 * 数大于50。当继电器线圈工作电流为300mA时, 光电耦合器需要输出大于6.8mA的电流,其中9013基极对地的电阻分流约0.8mA。输入光电耦合器的电流必须大于13.6mA,才能保证向继电器提供300mA的电流。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电流由7407提供,电流约为20mA。 二极管D的作用是保护晶体管T。当继电器J吸合时,二极管D截止,不影响电路工作。继电器释放时,由于继电器线圈存在电感,这时晶体管T已经截止,所以会在线圈的两端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这个感应电压的极性是上负下正,正端接在T的集电极上。当感应电压与Vc之和大于晶体管T的集电结反向耐压时,晶体管T就有可能损坏。加入二极管D后,继 * 电器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由二极管D流过,因此不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晶体管T得到了保护。 13.3.2 单片机与交流电磁式接触器的接口 继电器中切换电路能力较强的电磁式继电器称为接触器。接触器的触点数一般较多。交流电磁式接触器由于线圈的工作电压要求是交流电,所以通常使用双向晶闸管驱动或使用一个直流继电器作为中间继电器控制。图13-8是交流接触器的接口电路。 交流接触器C由双向晶闸管驱动。双向晶闸管的选择要满足:额定工作电流为交流接触器线圈工作电流的2~3倍;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接触器线圈工作电压的2~3倍。对于工作电压220V的中、小型的交流接触器,可以选择3A,600V的双向晶闸管。 * * 图13-8 单片机与交流接触器接口 * 光电耦合器MOC3041的作用是触发双向晶闸管以及隔离单片机系统和接触器系统。光电耦合器MOC3041的输入端接7407,由单片机的P1.0端控制。 P1.0输出为低时,双向晶闸管导通,接触器C吸合。P1.0输出为高时,双向晶闸管关断,接触器C释放。MOC3041内部带有过零控制电路,因此双向晶闸管工作在过零触发方式。接触器动作时,电源电压较低,这时接通用电器,对电源的影响较小。 13.4 单片机与晶闸管的接口 13.4.1 单向晶闸管 晶闸管(SCR)习惯上称可控硅,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 * * 件,它既有单向导电的整流作用,又有可以控制的开关作用。利用它可用较小的功率控制较大的功率。在交、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随动系统和无触点开关等方面均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图13-9所示,它外部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C、控制极(门极)G。 与二极管不同的是当其两端加上正向电压而控制极不加电压时,晶闸管并不导通,其正向电流很小,处于正向阻断状态;当加上正向电压,且控制极上(与阴极间)也加上一正向电压时,晶闸管便进入导通状态,管压降很小(1V左右),这时即使控制电压消失,仍能保持导通状态,所以控制电压没有必要一直存在,通常采用脉冲形式,以降低 * 图13-9 单向晶闸管结构符号 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