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案例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案例汇编.

案例一:三公司“1·20”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2年1月20日早班14时05分,三公司电工班、机工班周爱民、陈军、刘柱军三人在张小楼新主井井塔第六层(+31.00M平台)上清理脚手架钢管时,用电绞提升绳(φ12.5mm)缠绕钢管代替捆扎,起吊后准备绑留绳时,掉下一跟φ48mm、长度2.36M钢管,坠落到地层地面临时放置的主导轮上,钢管反弹击中站在井塔外东侧2.5M处接料工人宋卫民的头部,经集团公司总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17时05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用电绞提升绳缠绕脚手架钢管代替捆扎,致使钢管产生滑动,从+31.00M处坠落。 2、施工人员工作安排不当,起吊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没经专业工种培训持证上岗。 3、施工技术安全措施不具备、缺乏针对性。 4、安检员现场安全监察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 1、捆扎钢管方式不当。 2、不应让电工班从事脚手架拆除、提升工作。 3、以安全技术交底卡代替施工技术安全措施,没做到一工程一措施。 四、事故防范措施 1、三公司停产整顿,排查隐患,落实整改。 2、上下提升物料时,捆扎方式、信号传递必须明确。 3、根据实际施工内容,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4、严格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编制、审批,确保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5、专(兼)职安检员现场检查要到位,发现安全问题及时督促处理。 6、加大处罚力度,杜绝习惯性“三违”。 五、事故责任、建议处理意见 1、电工班副班长周爱民、机工班班长陈军用电绞提升绳缠绕脚手架钢管代替捆扎,致使钢管坠落,负事故直接责任。 2、电气助理工程师王柱峰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编制不具体,缺乏针对性,负技术管理责任。 3、三公司副经理、施工现场负责人刘天桂,工作安排不细,措施落实检查不到位,负事故直接管理责任。 4、三公司经理吴绕田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安全管理不到位,负领导管理责任。 5、副总经理刘继永分管机电安装,负分管领导责任。 案例二:三公司“8·24”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2年8月24日上午9时,三公司机工邓从金,在张小楼矿-1025m变电所安装过程中,被变压器与安全门相抵,挤伤左手,致左手环指末节不全性离断伤事故。 事故发生后,处安全、工会、企管等部门进行了联合调查、了解,认为这起事故是因个人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事故。 二、事故原因 伤者在施工过程中所站的位置不当,操作失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责任 1、邓从金早施工过程中所站的位置不当,操作有误,是事故的主要责任。 2、班长陈军工作安排不细,应负班组管理责任。 案例三:三公司“5·1”电缆失火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3年5月1日我处三公司承担张集矿混合井检修,在更换付提上天轮时,约11时58分电气焊工张继生在+46.00M平台上切割围栏,气割产生的火花随大风飘落在井口房西侧+4.0M小层面上,引燃废弃油棉纱、油毡、纸、木块等可燃物,造成盘绕在该屋面上约150.0M下井1路、2路6KV电缆外保护胶皮着火,现场人员发现冒烟着火后,正在检修的三公司施工人员和矿保卫科全力扑救,于12时10分将火扑灭。经检查,电缆外保护胶皮部分着火,电缆绝缘没有破坏。在冒烟着火过程中,下井1路、2路电缆均未出现掉闸断电现象,下井3路电缆单独敷设在电缆桥架上,不在失火范围内,张集矿为安全保险起见,于12时07分将下井1路、2路、3路拉闸停电,至13时13分送电。接着矿方对下井1路、2路进行二次打压试验,18时17分才恢复下井1路、2路送电。 二、事故原因 1、气割46.0M平台栏杆产生火花随大风溅落在+4.0M屋面上,引燃废弃油棉纱、油毡等可燃物,造成盘绕在该屋面的下井1路、2路6KV电缆着火,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没有安排专人对施焊可能涉及的范围进行检查和施焊过程进行监督,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   1、没有安排专人对施焊可能涉及范围进行检查和监督。 2、现场管理不到位。 四、防范措施 1、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 2、加强对烧焊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兑现检查和监督。 3、严格执行先检查后工作的制度。 五、事故责任 1、当班施工负责人、三分公司副经理申应祥没有安排专人对施焊进行检查和监督,应负直接管理责任。 2、三公司副经理(主管)吴绕田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管理责任。 3、三公司支部书记权建平安全教育不力,负管理责任。 4、当班班长刁九俊、电气焊工张继生对此次事故负一定责任。 5、公司分管机电副总王民中负领导责任。 案例四:三公司“9·28”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3年9月28日上午10时许,三公司承担山东大兴煤矿井筒装备安装中,约10时,职工卢山班中上厕所。因厕所地板砖有水滑,卢山因不慎摔倒在厕所的台阶上,造成胸第12椎压缩性骨折事故。 二、事故原因 1、伤者本人行走失稳摔倒是事故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