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想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思想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伤逝 鲁迅 二、 作家资料 1. 生平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他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正值家道式微,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父亲患病不起,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途中,他深深领略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他母亲娘家在农村,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村和农民。1898年,他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近的矿务铁路学堂。此间,他接触到了宣传变法维新的《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和书籍,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 1902年3月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先在东京进弘文学院。当时的东京是中国革命党人在海外活动的中心,留学生受其感染,展开反清爱国运动,鲁迅曾参与这些活动。与此同时,鲁迅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如梁启超在东京出版的《清议报》、《新小说》、《新民丛报》等,其时鲁迅比较关注的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峨眉出版社1947年版。这一时期,鲁迅的注意力主要在科学方面,除了译述爱国主义小说《斯巴达之魂》外,先后写了《说》、《中国地质略论》等文章,分别介绍了居里夫人新发现的镭和研究了中国的地质矿产等。1904年4月,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同年9月,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医专学医。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在仙台二年,一方面得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公正无私的关怀与帮助,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一些日本学生的民族歧视。特别是在一次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后,鲁迅受到了很大刺激:画面上是一个被日军捉住的据说是为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在他行将被日军砍头示众时,周围站着看热闹的同样是一群中国人,他们面对惨剧却神情麻木。在这一刺激之后,鲁迅深深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1906年4月初,鲁迅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他先后发表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重要论文,其中《摩罗诗力说》介绍了欧洲文学史上许多具有反抗精神的诗人的事迹和作品,同时也阐述了他自己对文学的见解。从1908年起,鲁迅和周作人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两册),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出版问世。鲁迅之所以译这些作品,乃是为了借他人之“新声”,除国民之愚昧。1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 回国后鲁迅曾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他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部迁到北京。辛亥革命的失败,引起了鲁迅极大的愤懑和痛苦。他一度沉默,一直埋头抄古书,校古籍,同时也在沉默中考察思索着中国社会和历史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在五四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鲁迅从长期沉默和思索中走出,拿起文学武器,以新的姿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的建设之中。 1918年起,鲁迅参与《新青年》的活动。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因其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性,加上形式的别致,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地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作品。除小说之外,鲁迅还在《新青年》的“随感录”栏目中发表了许多杂文,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对当时提出的妇女问题、家庭问题、青年问题等作了深刻分析,尖锐批判了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道德,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思想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文学创作之外,鲁迅还先后支持和组织了语丝社、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过《国民新报·文艺副刊》,还编辑了《未名丛刊》和《乌合丛书》等。1925和1926年,他在先后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中声援学生,支持群众斗争。三一八后,鲁迅受北洋政府通缉的威胁,于1926年8月2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