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和因素分析.doc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和因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和因素分析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 符 兵 王木生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南昌,33002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职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运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及自编学生自主幸福感问卷,对高职院校5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大学生幸福指数均分(5.73±1.33)高于中值(5分)。高职大学生不同性别综合幸福问卷除了负性情感维度外,其他7个维度和1个幸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但多子女家庭、低保家庭、来自农村、父母离散型、其他型性格的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ing,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3] [4] [5] [6],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内鲜有报道。为此,笔者对江西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江西内4个公办高职院校2个年级14个专业共56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50份,收回问卷59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有效数据566份,有效回收率87%。其中,男性171人,占30.2%,女性395人,占69.8%;年龄最小15岁,最大22岁,平均年龄19.09±0.98岁。 1.2 研究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法,于2009年11月20日~12月20日,采用苗元江博士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Multipl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MHQ)[7]及自编问卷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MHQ包括1个指数(幸福指数),2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9个维度(生活满意、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人格成长、利他行为、健康关注、负性情感、正性情感)50个项目。MHQ 9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a 系数)为0.6742~0.9056,各分量表分半系数为0.6603~0.8835。问卷信度系数符合要求。自编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 1.3研究程序 采用集中团体测试方式,匿名独立填答,以打消学生的顾虑,问卷当场收回。 问卷收集、筛选后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高职大学生幸福感基本情况 2.1.1幸福指数得分情况 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均分为5.73,标准差为1.33,高于中值5。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 2.1.2幸福感维度分数描述 调查显示,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健康关注、友好关系、自我价值,接下来的依次是利他行为、人格成长、生命活力、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和负性情感。根据MHQ对数据结果的解释,分数低于4分的属于低分,分数高于4分的属于高分。结果显示除生活满意、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4分,说明这些被调查者在这些维度上都处于较好状态,也即幸福感水平良好。 2.2 高职大学生幸福感差异比较 经比较发现:除了女性高职大学生在负性情感(2.48±1.03)明显低于男性(2.22±0.87)外(p<0.05),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高职大学生MHQ维度及幸福指数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2.3影响高职大学生幸福感因素 2.3.1家庭子女数对 独生子女家庭的高职大学生生命活力为(4.64±1.21),利他行为(4.87±1.22),而多子女家庭生命活力为(4.24±1.21),利他行为(4.42±1.12),经多重比较分析(LSD)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高职大学生在生命活力、利他行为上显著高于多子女家庭(p<0.05)。独生子女家庭的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较高。 2.3. 月收入2~3千元的高职大学生生活满意、幸福指数分别为(3.72±1.02)、(6.03±1.39),3~4千元的高职大学生生活满意、幸福指数分别为(3.81±1.28)、(6.14±1.13),低保家庭高职大学生生活满意、幸福指数分别为(3.31±1.40)、(5.41±1.49)。经多重比较分析(LSD)发现月收入2~3千元、3~4千元的高职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幸福指数上显著高于低保家庭(p<0.05),低保家庭高职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 2.3.3不同成长环境对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负性情感(2.42±0.93)上显著高于大城市(2.16±0.83)、中小城市(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