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网 - 萧山三中.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化学资料网 - 萧山三中

专题一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 物质的分类方法(见课本P3) 注意:常见的混合物有溶液、胶体、浊液、空气、合金等。如:酒、碘酒、糖水、食盐水、盐酸;而冰水和硫酸、硝酸等其他的酸、结晶水合物等为纯净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pa 0oC)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16、阿佛加德罗定律:(适用于混合气体 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等”。 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NaOH、MgO、Ca:40 Fe、CaO、KOH:56 Na2O2:78 Na2CO3:106 NaHCO3:84 Na2SO4:142 BaSO4:233 Al (OH)3:78 Fe2O3CuSO4 :160 CuSO4 。5H2O:0 H2SO4 、H3PO4 --98 CaCO3、KHCO3、Mg3N2:100 18、常用换算 5.6L——0.25 mol 2.8L——0.125 mol 15.68L——0.7 mol 20.16L——0.9 mol 16.8L——0.75 mol 专题一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方法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①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KCl和KNO3混合物(溶于热水配制成浓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选择的萃取剂选择:①和原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不与原溶液反应。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分液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①打开上端玻璃塞,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②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旋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四氯化碳和水的分离 蒸馏 ①除去水等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②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①要垫石棉网;②防止液体暴沸,加少量沸石;③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④冷凝水的流向,下进上出 ①石油的蒸馏 ②制蒸馏水 二、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或方法)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溶液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 SO42-+Ba2+=BaSO4↓ NH4+ NaOH溶液(加热),红色石蕊试纸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 NH4+ + OH- = NH3↑ + H2O K+、Na+ 焰色反应(物理变化) 火焰呈黄色、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注意:用铂丝、铁丝,稀盐酸; 不用铜和稀硫酸。 三、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的规格、温度,容量瓶瓶颈有一刻度线。 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的关键词:加水、倒置、观察、正立后旋转瓶塞180℃、 再倒立、再观察 b.配制步骤及仪器: 1.计算2.称量(或量取):天平、药匙或量筒和胶头滴管3.溶解(冷却至室温):烧杯和玻璃棒4.转移:容量瓶(注明规格)5.洗涤 6.定容:胶头滴管 7.摇匀 8.装瓶(用细口试剂瓶) 3、注意事项: 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物质或作反应的容器,不可长时间贮存溶液,热溶液需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 D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4、误差分析: 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依据 来判断。 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为例。 步骤 错误操作 nB V cB 称量 砝码生锈(没有脱落) 增大 不变 偏高 少量NaCl沾在滤纸上 减小 不变 偏低 溶解 为促进NaCl溶解而加热,将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不变 减小 偏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