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鸡笼坑步道生态导览
雞籠坑步道生態導覽
三、雞籠坑步道生態導覽
雞籠坑步道位於桃園縣龍潭鄉高原村渴望社區附近,是連接湖口台地銅鑼圈面和往下一層的宵裡溪上游谷地眾多古道中的一條,步道的高度約在海拔200~300公尺之間。
步道東側入口就在渴望社區第三期入口停車場處,從入口處一路下坡,往西轉西北方向前行,可以走到20號縣道(連接龍潭與新埔)上的「雞籠」橋,雞籠橋就位於三和國小往三洽水、新埔方向的「下伯公」附近。
三洽水的地名非常有趣,因為這裡屬於宵裡溪上游山谷,而宵裡溪上游夾在湖口台地的店子湖面(湖口台地最高點海拔398公尺的乳姑山即位於此)與銅鑼圈面(小人國、渴望社區即位於此)之間,在河流上源長期侵蝕台地面的地形發展之下,這裡有宵裡溪的上游各支流遍佈其中,從源頭的直坑尾溪(南蛇崎、新埔路往楊銅路附近)開始,由東北流向西南,有客語的「頭洽」(即直坑尾溪與番仔寮溪、澢滴水溪會合處)、貳洽(即直坑尾溪與小北坑溪、雞籠坑溪會合處)及參洽(即直坑尾溪與大北坑溪、南坑溪會合處)地名。
因此這一帶連接上下層台地間古道或便道非常的多,雞籠坑步道就是其中之一。步道沿著左側的雞籠坑溪蜿蜒而下,以前還勉強可通行小汽車,但是幾年前的颱風把路吹斷了,目前只能通行機車、自 行車,但也因為如此,讓這裡的自然生態得已有喘息、休復的空間和時間。
?步道生態環境
步道的高度約在海拔200~300公尺之間,生態景觀相當豐富,從入口處的茶園一路往下,經過的多是次生林地(即開墾過後長出的陽性樹種,例如山黃麻、油桐、相思樹、白匏子、野桐、江某等),途中有一、兩個山溝與步道垂直交會,幾乎沒有水跡,但是卻又山溝整治的景象,可能要到颱風季節才得一見水蹤吧!
步道屬於東或東南~西北走向,整條步道多屬陰濕環境,因此從入口處就常可聽到小雨蛙低沈性感卻又吵人難以入眠的叫聲,白頷樹蛙「ㄉㄚ--ㄉㄚ--…」的打靶聲,出春時節還有台北樹蛙小蛙「呱ㄚ」的頑皮叫聲,草叢地上還有小彎嘴畫眉發出的各種鳴叫,走在步道上各種大自然的天籟熱鬧非凡,絕對不會無聊呢!
在這裡除了次生喬木屬於優勢樹種之外,樟科楠屬的樹種也常可見,像是豬腳楠等,在步道的下段還有一棵正結滿未熟果實的牛奶榕呢!讓人口水都快留下來了。而大樹底下常可看到油桐、野桐、水冬瓜等樹的小苗,不知何時它們才會長得像大樹一樣?或許根本沒有機會長成大樹!大自然的循環演替在這裡給路過的人上了一門寶貴的的生態學喔!
步道上的動植物
步道上的灌木則以月桃、姑婆芋、芭蕉、桑樹、、山棕、山桂花為主,這些鄉土民俗植物正好說明了這條步道與人們相當密切的互動關係。比較陰濕的路段則在步道兩旁佈滿了蕨類植物,像是茇契、腎蕨、芒萁、密毛小毛蕨、半邊羽列鳳尾蕨、烏毛蕨、筆筒樹、台灣桫蘿和觀音蓮座蕨等等,海金沙倒是較少看到。草本植物像是颱風草、五節芒、鴨跖草、杜若、大頭艾那香、野牡丹、華九頭獅子草、紫花酢漿草、鬼針草、竹葉草、火炭母草、紫花霍香薊等等。在步道後段較接近溪流、更為陰濕之路段還有水鴨腳海棠、冷清草、長梗紫苧麻等陰性指標植物喔!所以在步道上可以觀察到各種環境下所生長的不同植物族群與群落。
攀藤類的植物種類數量也不少,風藤、三葉崖爬藤及葛藤長出現在步道路旁地上鑽爬,一路爬上灌木或大樹上去,還有薜荔、槭葉牽牛、酸藤等藤類景觀,靠近溪流處還有一片魚藤滿布路旁灌叢及樹上,非常適合觀察。越靠近步道後段的住家附近,出現的竹林有就越多,從入口處路旁就有桂竹林,林內的「竹鳥」隨著微風、強風各自吹奏不同的音響;沿路陸續出現了麻竹林、綠竹林,還有莿竹林,充分說明了竹子與人們密切的生活關係。
步道附近發現的動物也不少呢!除了上述的幾種蛙類之外,像是定居在山上樹林的大冠鷲,每次上午的探索都能聽到他「ㄏㄨ一--ㄏㄨ一」悠揚的叫聲,還有五色鳥、頭烏線、樹鵲、紅嘴黑鵯的叫聲等都是家常便飯呢!而各式各樣的昆蟲,蝴蝶、蛾、瓢蟲、豆芫菁、豆娘、蜻蜓、竹節蟲、象鼻蟲、螳螂、螽蟴、椿象、紅紋沫蟬、金龜子等等,可說是觀察昆蟲的最佳步道喔!其他像是各種銀腹蜘蛛、不結網的各種蠅虎等也不少。有一次大雨過後的隔天,我們還在步道上發現數以百計懸吊在被風雨吹下的垂直蜘蛛絲上的白蟻,而每隻蜘蛛可都飽餐一頓了呢!
小小綠種子的步道創作
在歐陽大方的步道生態創作的一篇文章中,就這樣描述了她對步道的感覺:
「下午我們走雞籠坑步道,我發現雖然春姑娘來了,可是,還是好冷啊!我聽到一種奇怪的叫聲,像鳥的聲音,也像笛子聲.我們停下腳步,靜靜的聽,仔細的尋找,就是沒有發現牠.!老師說:你們好有福氣!今天聽得到竹鳥的聲音,瞧!牠就躲在竹林裡。真的!竹鳥在那裡啊?老師,我怎麼都看不到!?
?請問有人在雞籠坑步道看見竹鳥嗎?媽媽拍拍我的肩膀說:「傻孩子,竹鳥就是竹子的聲音!?啊!竹鳥就是竹子哥哥在跟風姐姐說話吶!」?
我不想讓這段記憶消失,所以提筆寫下了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