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原则与建议
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原則與建議
網溪國小教務主任張宗義
前言:
我國教育行政單位對於家長參與協助學校事務,早期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就訂有家長會相關的行政規章,來規範及協助家長參與學校校務推展。但是,也僅止於行政規章的發布,並未到達法律層級的制定;對於參與的內容均局限在消極的配合或部份的意見徵詢及經費的支援方面,未能實際發揮家長對教育的積極參與或選擇的功能。
教育基本法於民國八十八年公佈施行之後,其第2條第1項規定:「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第8條第2項及第3項明訂:「學生之學習權及受教育權,國家應予保障。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其第16條更規定「本法施行後,應依本法之規定,修正、廢止或制(訂)定相關教育法令。」家長的教育參與權,在法律的制定及發布後,有了明確規範,對於家長實際參與及選擇的功能,有更進一步的保障。
二、「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權利與義務
對於家長參與教育(parent participation)的立法精神在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辦法草案總說明中指出,立法理由為以下五點:1.本辦法係回應及補充教育基本法之規定。2.符合家長的殷切期望。3.展現教育權利之保護。4.提供行政的支持體系。5.建立參與的參照架構。
「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第四條家長為維護子女之學習權益及協助其正常成長,負有下列責任:注重並維護子女之身心及人格發展。 輔導及管教子女,發揮親職教育功能。配合學校教學活動,督導並協助子女學習。與教師及學校保持良好互動,增進親師合作。 積極參與教育講習及活動。積極參與學校所設家長會。其他有關維護子女學習權益及親職教育之事項。(parent-teacher partnership)對孩子的敎育有(OBrien, 2005)?家長教育參與有其實質之必要性,,相互協調,共同為保障學生之學習權及受教權而努力因此除了正面釐清家長教育參與權外,更應列家長或家長團體不可越權、濫權的部分。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張永明、鄭燕祥譚偉明)的研究指出,包括四個層次:參與個別學生的教育、參與家長組織、參與學校日常運作及參與學校決策。提供互動學習的機會讓,培養學生的自信,學習活動亦有多延伸學習。。
(四)多元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在形式可加入學校志工、加入家長會;在參與內容上可到班級說故事、話劇、推廣活動;在參與時間上可就家長狀況彈性運用;具有多元性。
(五)協助性:家長經由實際參與,才能揣摩出參與的方法了解學校、教師與相關專業人員的觀點透過討論,深入了解人員的觀念,與對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們對孩子各項目標訂定的背景因素;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掌握家長應行配合的重點所在,不至於出現誤解或的情形。親師間的互動溝通不良親師衝突主因?能熟知校內外各項資源,適時有效地進行溝通、轉介,即可使教育的力量更為發揮,達到確實解決問題的目的?
(四)協助家長自我成長,強化家長間橫向聯繫,落實教育效果。
家長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家長對學校校務的參與,能對學校校務運作方面,提供意見,反映子女及家長的真正需要,使子女在學校的學習經驗能更豐富,更符合各方面的期望。家長參與以保障子女的最高利益為原則參與教育工作時,仍須尊重教師專業自主與子女的,若能與學校、老師攜手合作,家長的角色應是積極而有意義的。財力不豐社會名位不高甚至孩子功課不好,都不應是怯於分擔學校教育事務的原因。教育工作是要提供孩子一個有成功機會的環境學生在學校成功的經驗,會產生熱忱與動機往前衝。可在法令與組織、學校與教師、家庭與社區等三個層面發展促進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策略。隨著現代教育思潮襲來,家長參與教育權之時,參與之分際,方能達到教學品質提升及校園溫馨和諧雙贏的目標。工家長參與項目以親職教育為最多,但學校最需要工家長參與的項目是交通導護—家庭—社區參與,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分為六大類,分別為:親職、溝通、擔任志工、家中的學習、做決定、與社區合作;其中與社區合作即整合社區及家庭的資源以協助學生學習。資源對老師、學校行政而言,是具有積極、正向的意義。家長參與服務,在財力的捐獻,物力的提供,固然最為重要,而人力的支援,技術的運用,更能增進學校效能。
(三)結合學校家長會組織,成為學校推展校務的有力後盾。
張明侃(民86)國民小學家長會組織完整、結構健全、功能齊備、運作良好,對校務的影響有良好的助益。家長會在經費贊助,更能動員家長會成員,協助辦理。適當的運用學校的人力資源,參與社區活動,並且積極參與社區發展的規劃與設計活動,讓社區能夠快速、有效的發展特色,提高社區民眾素質。
(四)參與活動實施採取彈性、多元且有效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