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绘画起源
“以形写神” 顾氏“以形写神”这一著名论点,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 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全国出现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 民间风情——年画 * * 赵孟頫《自题秀石疏林图》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8课 1、按题材分: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国画分类 中国画的含义:中国画又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 2、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画(线条美) 写意画(意境美)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 【本课结构】 民间风情(世俗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起源: 发展: 繁荣: 小结: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地面、岩壁、陶器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1)材料: (3)特点: (2)题材: 人物、动物形象、抽象的几何图案 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鹳鱼石斧图 彩陶舞蹈纹盆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地面、岩壁、陶器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1)材料: (3)特点: 2、战国到汉代 (2)题材: 人物、动物形象、抽象的几何图案 (4)原因: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地面、岩壁、陶器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1)材料: (2)特点: 2、战国到汉代 (1)材料: (2)题材: (3)特点: 绢帛 珍禽异兽、 神仙魔怪 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不失古拙 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 战国的毛笔帛画 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重在绘画所体现出来的意境。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1)代表: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的凸显个性 画祖顾恺之,理论“以形写神” (2)原因: 1、社会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佛教传入和道教创立以及两教的发展,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三教合一) 2、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又不愿流俗同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这样一种追求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真正形成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1、魏晋的凸显个性 魏晋画祖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东晋顾恺之传世名画。纵25厘米,横349厘米。内容分九段,每段画一个故事。主旨宣扬封建社会妇女的道德和节操,以为后人教诫。这副画描绘了封建时代的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开创之作 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被别人谗言而死,心里非常难过。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境。 魏晋画祖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1、魏晋的凸显个性 (1)代表: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的凸显个性 画祖顾恺之,理论“以形写神” 2、唐代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2)原因: 1、社会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以及两教的发展,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三教合一) 2、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又不愿流俗同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这样一种追求在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材配送服务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2025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真题试卷+解析及答案.docx VIP
- 气瓶充装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5年广东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反洗钱法及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知识测试试卷.docx
-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2025年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乱序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