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 - 数学教师知识库
如何培育職前數學教師多元解讀教材 彰師大數學系 楊凱琳 助理教授 研究緣起 Missing Approaches to Learning Mathematic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討論式數學教學) Writing Mathematics(廣義的數學寫作) Doing Mathematics(操作、電腦輔助) Reading Mathematics(數字的說讀聽寫做) 數學閱讀教學:Beyond 數字或文字題的 研究緣起 學習目標 數學論證能力 幾何證明的閱讀理解模式(2007, ESM) 知識與推理對幾何證明閱讀理解的貢獻(2007, IJSME) 轉變學習者 學生 → 職前教師或教師 準備教學時自發的閱讀活動 看教材 閱讀理解 (PISA, 2002) 閱讀情境 歐盟將閱讀的四項情境變數描述如下: 為私人目的而讀 小說 為公開目的而讀 教改白皮書 為工作而讀 加油站工作指南 為教育而讀 作業 閱讀觀點(資訊來源) 基於文本 基於讀者 文本-讀者互動:協商(transaction) 多元解讀:資訊來源、內容與教學 九年一貫教科書評鑑指標 出版特性(外觀): 須注意版面編排的合宜性,插圖的功能性與一致性,與圖表比例的正確性 課程目標(課程): 除兼顧認知.情意.技能外,具體可行與符合發展層次亦重要 學習內容(學生): 取材應重視學生生活經驗並融入相關議題的教材 內容組織(數學): 架構需呈現完整的數學概念之整體性與連貫性 教學實施(教學): 將數學概念的學習轉化成適當的教學活動 輔助措施(教師): 應注意是否達到輔助及增強教科書功能 研究理念 解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 解讀教材是課程改革影響教師的必要活動 利用多元解讀教材的學習活動,能增進(職前)數學教師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教與學知識。 研究問題 如何培育職前數學教師多元解讀教材 多元解讀教材是否能夠讓職前數學教師 主動以多元表徵呈現數學知識 主動以不同閱讀觀點和目標評析教材 職前數學教師在多元解讀教材活動後之學習心得為何? 研究設計 策略1: 運用不同閱讀目標引動不同觀點的閱讀 同用不用觀點的引入例引動不同的評析標準 評估不同閱讀目標是否引動不同觀點的閱讀 引入例、引理例、引用例 文本、讀者、協商 職前教師 個案在職教師 啟蒙例的評析 教師除了用易學性、樂學性 、代表性、發展性外(鄭英豪,2000),易教學性也是其評析的標準之一 研究設計 策略二 利用閱讀策略提昇對教材的閱讀理解 評估閱讀策略的可行性 摘要、預測、自問自答、澄清 試用於評析學習單與論證學習單(一) (6位在職中學數學教師) 研究設計 形成教材(一) 相似形的引入例、引理例、引用例 形成教法(一) 給定解讀目標後:自我解讀、分組討論比較 教師介入: 閱讀觀點 高觀點反思內容與結構 相似形的觀點 一般化的問題(猜想與檢驗) 特殊化的問題(相似與全等) 研究設計 形成教材(二) 比較兩種版本的教材 A版 B版 形成教法(二) 不給解讀目標:分析自己在想什麼 教師介入: 閱讀策略 研究工具 學習單 評量工具 多元表徵 閱讀觀點與目標 研究結果(進行中) 學生討論不同閱讀觀點的用途 以文本觀點解讀時,可能的缺點 以教師觀點解讀時,可能的缺點 以協商觀點解讀時,可能的缺點 學生討論引入相似形的觀點 單一觀點的限制 數學內與外的連結 歷史上相似形的概念發展(全等和相似) 研究結果(進行中) 摘要 條列式、沒有結構 預測 學生給正確的答案或不會答 (自問)自答 練習、解題 澄清 各位的建議 ~敬請賜教~ * * ◎引用例 文本讀者 ◎引理例 讀者 ◎引入例 文本 教學安排 學生理解 內容大意 內容與教學 資訊來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