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我们战斗才刚刚开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书福-我们战斗才刚刚开始

李书福:我们战斗才刚刚开始“我知道沃尔沃迟早要卖” “收购沃尔沃,是你们仓促上阵的吗?” “我们早有盘算,都是一步一步的,我知道沃尔沃迟早要卖。” “那你认为自己是歪打正着吗?” “当然不是,我们都是经过周密研究的。我们是在按照规律办事,全球的汽车工业一定会发生转移的,从很早开始,我们就定了要跨国收购的目标了。” 的确很早,早到20Q2年李书福就开始研究沃尔沃。通过自身技术的发展,品质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加强,以及售后服务的提高,最终实现用户满意度,忠诚度的提升,而产生比较高的附加值。因此,吉利开始调整战略,从技术,品牌方面进行提升,拉高产品档次,向中,高级轿车领域进发,获取高额利润。收购沃尔沃就是李书福对吉利进行战略调整中的一环,在他看来,沃尔沃的技术,品牌都属世界一流。 2008年1月,李书福借参加底特律车展的机会,拜会了当时的福特汽车CFODon LeCLair。双方讨论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诸多问题,遗憾的是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半年之后,李书福致信福特,正式阐明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想法。12月1日,福特正式发表声明:将出售沃尔沃品牌。福特称,出售旗下瑞典的沃尔沃品牌使福特不再担心当初收购这一欧洲豪华汽车品牌时公司长达20年的多样性投资计划。 但是,在出售沃尔沃的时候,福特才发现,金融危机已经全球肆虐,使得全球大型车企皆以自保为要义,竞标沃尔沃实非它们之能事。而在此时,李书福以对沃尔沃持续5年的关注,和对250多万份福特收购沃尔沃相关文件的深刻研究,让福特不得不考虑危急时刻这个中国人的份量。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吉利为沃尔沃轿车首选竞购方。随后,吉利也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欢迎。吉利称,即将开始与福特公司就收购的细节进行谈判,为收购后的瑞典知名品牌沃尔沃的独立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国内哗然一片,不知道李书福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对于收购结果,很多人持悲观态度。 一个月之后,吉利在京召开发布会,对外澄清知识产权问题。吉利称,吉利是福特首选的竟购方,收购的标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沃尔沃将保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以及公司为实施既定商业计划所需要的所有福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有权使用大量的知识产权,包括沃尔沃的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这样的消息让人们感觉煞有介事,似乎有成功的曙光。 又过了一个月,吉利宣布,已与福特汽车公司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预计将于2010年第一季度与福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在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预计于第二季度完成交易。双方将围绕法律文本和融资的最终确定以及政府审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全中国轰动,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奇迹的诞生。 2010年3月28日,吉利和李书福成为全球的焦点。 “造汽车没什么神秘的,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方向盘再加一个发动机” 有人预计,李书福的身家已经升到大陆富豪第25位,很难想象他曾经以20元创业起家。从“野照相”到“投资”照相馆:从生产冰箱配件,到生产冰箱;从涉足建材业,到转型制造摩托车,再到最后投身汽车业,每一步,李书福都走得很稳,很踏实,似乎他发现了成功的规律,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直向前迈进。 “我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笑着说,“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 1982年,凭着当初父亲投资的12。块钱李书福做起了照相生意。他笑称自己既是摄影师,又是业务员。因为没有钱开照相馆,他就骑着自己的破自行车,拿着小相机满街找人照相。用那个年代的说法就是背着相机在公园里瞎转悠的“野照相”。 在东奔西跑中,李书福半年后的储蓄“爬”上了四位数,便丢掉自行车,轰轰烈烈地开起了照相馆,当起了老板。 这样的平静生活仅仅持续了一年,他又开始折腾了。喜欢捣鼓的李书福在洗相片的过程中发现,用―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李书福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看到收入可观,他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金银买卖”一直做到了1984年,后来李书福的履历也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年开始记起,他的头衔在当时那是响当当的――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当年,冰箱在北方的一些城市供不应求。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捣鼓这种冰箱零部件。据说,一开始,李书福就是自己一个,人生产,然后装包里,骑自行车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厂,慢慢地。有了销售渠道,李书福就拉上几个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自己出任厂长。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效益非常好,一年营业额居然达到四五千万元。 这时李书福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生产电冰箱。在1985年前后,民营经济还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