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我就是长在土里一棵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丽萍-我就是长在土里一棵树

杨丽萍:我就是长在土里一棵树提起杨丽萍,脑中就会浮现孔雀的形象。1986年杨丽萍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1998年多才多艺的她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杨丽萍的独舞美得令人窒息,那种对天籁与人籁的表达又是那么细腻而纯粹。在自感有了驾驭百人的能力后,杨丽萍开始编导原生态的大型歌舞,前些年她编导、领舞的《云南印象》轰动国内外。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她又带来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乐《藏谜》。在采访杨丽萍时,我发现很多问题在她那里不是问题,或者说她总是给出很“另类”的回答,她颠覆了我对杰出艺术家的惯有的印象,还以一个朴质的原生态人物形象。 记者:这次上海国际艺术节,你带来了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你是白族人,怎么想到去排练藏族的舞蹈? 杨丽萍:搞创作的人是不应该受局限的,不是说白族人就跳白族舞。我觉得藏族的舞蹈在中国是一绝,最有代表性,因为这个民族太丰富了,特别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或者是灵魂的启迪,这些东西我们总是忘记,但藏族这个民族总是不忘,大部分藏民不受干扰。 记者:《藏谜》里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东西? 杨丽萍:不是要去表达什么,而是它本身涵盖了所有我们能想到或想象不到的东西,只是你有没有能力去理解它,并把它表现出来。很多去过藏族地区的人都会有同感,包括你们这里的黄宗英也是,我看过她的一篇散文,她去了西藏以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对她自己之前的情感、对生死的东西有了重新的认识。 记者:《藏谜》是原生态的歌舞乐,这里的“原生态”是指什么? 杨丽萍:我们讲原生态,不是几个民间的原始的舞蹈搬到舞台上就是原生态。原生态就是人们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一个态度。 记者: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杨丽萍:就是崇尚自然,歌唱生活,生态平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在的原生态就是大家要生活得特别好、特别和谐,与人为善,有信仰。 记者:《藏谜》是如何体现这种原生态的呢? 杨丽萍:《藏谜》的70多个演员几乎都是藏区的牧民,主要来自5个省区:云南、甘孜、西藏、四川、青海,99.9%全是他们自己的舞蹈,只是加上了队形,加上灯光,加上音乐、舞美。《藏谜》以一位藏族老阿妈朝圣路上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这些藏族不同地区的歌舞、音乐,实际上都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民俗活动还有宗教仪式。 记者:既然讲究原生态,为何非要在舞台上表现呢? 杨丽萍:为了生活嘛。舞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不能跳舞,你就去种地,你能跳舞了,就跳吧,换粮食。原生态就是要吃饱了才去跳舞,去唱歌,像我们作为一个以舞蹈为生的人,舞蹈编好了,有人看,有市场,这些跳舞的藏民的儿子就可以上学,而我们有了收入,可以用它再来跳舞唱歌,这是很生态的概念,不是不吃不喝只思考。而且社会是丰富的,谁都想要有晚霞,我们不能不要晚霞,虽然没有云彩也可以,但是如果能够有晚霞装点一下天空,不是更好? 记者:所以你会为了生活去拍广告? 杨丽萍:对,拍了好多广告,靠自己形象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生活得很好,并不丢脸啊。我拍广告一两天可能比我跳舞一年挣得要多得多,然后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种很生态的做法啊。人生有很多游戏,人到了一定的境界才知道游戏是怎么回事。人家要你拍广告,你要收钱,就得尊重别人的想法,不要在广告里很个性地搞艺术。我从来不去唱高调,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 记者:你自编的独舞、你编导的大型歌舞乐,还有你的穿着,为何总是那么与众不同? 杨丽萍:陈逸飞先生的画里,女子的衣领子穿到这里(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那种恬静,那种油画的色彩感觉特别好,我就特别喜欢这些东西,那就是魂魄,是南方上海地区文化的魂魄,但是现在没有了,老上海的味道没有了,现在都穿一样的衣服,都是大一统,那如果我们少数民族舞蹈家都是大一统,那就完蛋了。在《藏谜》里,也有我的一个忧虑,现在我们有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国家有一个民族是吃牛肉,喝牛奶,戴毡帽,穿马靴,跳踢踏舞的,他们不知道很多表现藏族的歌舞已经变样了。 记者:所以你在做《云南印象》、《藏谜》时,有着某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杨丽萍: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别人说的,我只是做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记者:你这种原生态的想法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不断的思考中悟出的? 杨丽萍:我自始自终都在那个点上,没有绕圈圈,永远在那,不是先晕,再找方向,然后悔悟,再来大彻大悟。我从来就在那个点上,我就是长在土里的一棵树,这是本质。树必须在土壤里才能生长,不是说我特别有悟性,然后去找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去生长,这绝对是一个麻烦的过程。要认清那个本质,我们是什么,我们应该长在哪里。云就是云,不用非得弄点灰尘上去,再去擦拭它。 记者:你如何理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