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综合测评-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高效整合.DOCVIP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综合测评-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高效整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综合测评-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高效整合

A卷 单元综合测评 [第一单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淄博模拟)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 答案: C 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太庙及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不是供奉神灵的地方,故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而其他三项均为宗法制的特点。 答案: B 3.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血缘关系,而古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一种等级制度。 答案: B 4.(2010·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解析: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 A 5.(2010·江苏模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解析: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为知识分子通过读书入仕提供了一条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追求科举功名的真实写照。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制度,C、D两项的方式在古代并不典型。 答案: A 6.《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枢密院设置后,主管军事,中书则只管行政,达到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说法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 B 7.《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解析: 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在家天下的古代,百家姓的排列顺序体现了皇权的独尊。 答案: A 8.(2010·广东江门3月)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元朝才开始推行的,故D作为历史论文标题是错误的。 答案: D 9.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中,皇权逐渐占据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下列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有(  )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②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通判 ④明朝废除丞相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应该是削弱大臣的权力。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明朝废丞相,皇帝大权独揽,也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故②④正确。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宋朝设通判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③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10.(2011·韶关市调研)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