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2讲-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优化训练-人民版选修3.docVIP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2讲-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优化训练-人民版选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2讲-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优化训练-人民版选修3

第2讲 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1.(2011·天星网试题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最可尊敬的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中……在战争中得到发展是人类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二 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光荣之路》 (1)概括毛奇的主要观点。他的意图是什么? (2)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什么精神创伤? 解析: 第(1)问可通过材料一的第一句话概括;“意图”,通过材料中的第二句话概括;第(2)问通过作品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寓意”。 答案: (1)战争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意图在于蛊惑民众参与、支持战争。 (2)所谓的“光荣”就是欺骗、死亡和灾难。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出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 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 朕信倚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之通业,迅速铲除祸根,确保东亚之永久和平,以其保全帝国之光荣。 ——日本天皇《宣战诏书》1941年12月 材料三 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杀无辜,残害所及,其未为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努力解放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31945年8月 (1)材料一中,日本的“国策”指什么? (2)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并简要评析这两则天皇诏书观点的异同。 解析: 解答第(1)问注意1940年,日本早已制定了大陆政策,成为日本的国策。解答第(2)问中的第一问需要结合史实进行分析,要举出具体的历史史实,包括中国人民、苏联、美国等,主要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第(3)问要根据材料分析,材料二实际上是为侵略找借口,推卸责任,材料三是被迫停战。 答案: (1)日本的既定国策,就是要对外侵略。 (2)裕仁宣布停战,他的理由是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残杀无辜。史实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给日军关东军以歼灭性的打击,朝鲜等亚洲各国人民英勇抗日,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上节节胜利,在德意法西斯溃灭后,日本走投无路,无条件投降。 (3)相同点:掩盖对外战争性质,美化战争,推卸战争责任。不同点:前者是宣战诏书,后者则为停战诏书,被迫投降。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帐!”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并指出矛盾所在。 (2)材料二列宁所作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二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是指哪两个国家? 解析: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更是容易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来比较考查。本题以一战后列强的竞争为主题,创设一种新情境,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需明确材料一中涉及美、英、法、德四个国家的关系,材料二涉及美日两个大国。第(2)问结合华盛顿会议对日本的影响来思考。第(3)问注意“太平洋两岸”的限制。 答案: (1)美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法德:两国宿仇,并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2)判断:正确。 依据: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 (3)美国、日本。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参加会议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说,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法国外长白里安一回到巴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到来,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1)“洛迦诺精神”在洛迦诺会议后一时成为和解和安全的代名词,为什么? (2)德法两国外长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凡尔赛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