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赋的空间张力与情感安顿——以《古文苑》地理赋研究为例.pdfVIP

地理赋的空间张力与情感安顿——以《古文苑》地理赋研究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赋的空间张力与情感安顿——以《古文苑》地理赋研究为例.pdf

2009年9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2009 ofHubei 第36卷第5期 Journal andSocialScience) v01.36No.5 University(Philosophy 地理赋的空间张力与情感安顿 ——以《古文苑》地理赋研究为例 彭安湘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在中国文学诸文体中,辞赋与地理关系最为紧密。《古文苑》选录的地理赋,既包含有曾经真实的空 间存在,也坦露着赋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它们再现了中古时期的部分交通路线,展现了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观,抒 发了赋家对自然景致、疆域风物、雄伟山岳和中心帝都深广的地理情怀。辞赋因这些地理表述参与其中,从而表 现出征实求真、时空结合、情由景生的文学特征。 [关键词](-g文苑》;地理赋;交通路线;自然人文景观;地理情怀;文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9)05—0045—04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汉语“地理”一词最早 见于《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知幽明之故¨l卸。时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 云:“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121 095则说明人们已认识到了文学艺术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刘师培在《南北 文学不同论》中也说:“大抵北方之土,土厚水深,民生其问,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民尚实 际,故所作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多为言志、抒情之作。”131-砬更是将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不同的 文学体裁联系了起来。通观古代文学史,将地理中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纳入笔下的作品不胜枚举。著名辞赋研究专家许结教 授在《论赋的地理情怀与方志价值》一文中认为.从文体学来看,赋与地理关系最为深密。他将《文选》、《文苑英华》、《唐文 粹》及《历代赋汇》中的“京都”、“纪行”、“游览”、“江海”、“名山”、“关隘”等与地理相关的赋类,统称为“地理赋”,首次提出 了“地理赋”之名141。本节沿用许结教授提出的地理赋其名其义,从文学与交通的角度综合考察《古文苑》中的地理赋。 一、主要交通路线的呈现 赋与地理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许多辞赋明显描写了众多地方的自然风貌、风俗人情与交通路线。《古文苑)65篇辞赋 中,有16篇皆与地理相关。它们分别是枚乘的《梁乇菟园赋》、扬雄的《蜀都赋》、刘向的《请雨华山赋》、刘歆的《甘泉宫赋》 及《遂初赋》、杜笃的《首阳山赋》、班同的《终南山赋》、李尤的《函谷关赋》、张衡的《温泉赋》、蔡邕的《述行赋》及《汉津赋》、 曹丕的《浮淮赋》、王粲的《浮淮赋》、曹植的《述行赋》、应埸的《灵河赋》、谢胱的《游后园赋》。解读这些赋作的第一步,就是 从其赋作中析出和再现两汉、魏晋、南齐时期的部分交通路线图。 很明显,一个朝代交通路线的走向和布局取决于它的城市布局,而在城市布局的形成上,政治格局、都城位置往往又 起着决定作用口1。总体观之,两汉和魏晋都城都设在长江以北,故北方在这几个朝代无一例外地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 的重心。在关乎两汉的16篇地理赋中,从多个方位体现了此巨大的交通网络在各个地望的分布情况。试举例证之: 枚乘《梁王菟同赋》中的菟园,位于豫州境内的睢阳,属于梁王封地。睢阳与定陶、陈留互为犄角,在陆路上处于东西干 线沿线,在水路方面,沿睢水上溯,经狼汤渠,下洛水,可直抵洛阳。 在《遂初赋》中,刘歆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深载历史底蕴和个人忧愤情绪的迁谪之路。从京都长安出发,沿两都驰道至洛 阳,自洛阳过黄河,沿东北干线至河内郡,过泌水,经太行山南麓的轵道,进入并州境内。人天井关,北翅高都,至长子,过下 厩,至铜缇,历晋阳,登句注山。过雁门郡,进入朔方云中郡,济I临沃县,终于到达目的地五原郡。刘歆所行的北上之路,在留 给我们厚重历史和深沉感喟的同时,也为我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