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湖南花鼓戏艺术特征
浅议湖南花鼓戏艺术特征摘要: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包括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地方小戏剧种。各 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调曲调四百多支,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的花鼓戏演员。它胚胎于民歌,为劳动人民所创造,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与艺术特色,是我国戏曲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南文化艺术的一份珍贵遗产。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52-02
一、历史渊源及发展
湖南花鼓戏发源于明代,至清朝中叶已逐渐形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又历经变化而形成以高腔和乱弹为主要声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间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班社逐步增多,当时。长沙、湘潭已经修建老郎庙,并于乾隆末年设九麟科班。道光年间成立以乱弹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班社蓬勃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长沙城内有仁和、庆华、春台、仁寿、同春等五班,湘潭有永和、庆和等班,浏阳有清胜班,宁乡、益阳有大观班和福林班,至建国前夕,湖南全省湘剧班社达二十一个,艺人一千二百多人。自道光年间起,至建国前夕,所建立的科班达二十八个,开科六十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道光后期起科的五云科班开科最长,经历数十年,培养艺人四百多名。其后较有影响的有三元、华兴等科班。1920年后设立的福禄、九如、福喜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组织,开科长达十余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田汉在长沙举办战时歌剧训练班,曾经先后组成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在湘南和广西桂林一带活动。抗日战争中,罗裕廷、吴绍芝、陈绍益等不少湘剧著名演员死于战火中。湘剧业余组织名“社”,又称“票房”,以清光绪初年在长沙成立的“南雅社”最早;稍后的“闲吟社”则较健全,曾刊印《湖南戏考》、《戏源复活》两种刊物,并搜集校正湘剧传统剧本三十余集,剧目四百多个。湘潭亦有“如意堂”等业余演出组织。建国初,湖南军区洞庭湘剧工作团成立,1960年,改建为湖南省湘剧院,长沙、湘潭、益阳、茶陵、株洲等地也分别建立了湘剧专业演出团体。1969年湖南省湘剧院曾并入湖南省湘剧团,1980年恢复原建制。
二、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
(一)艺术种类
湖南花鼓戏由于地域声腔以及民俗乡音等各方面的差异,湖南花鼓戏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均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各有代表性剧目和音乐声腔。
1、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弦子腔”。主要剧目有《放风筝》、《补锅》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誉满三湘的《刘海砍樵》就是有长沙花鼓戏演唱的。其脍炙人口的腔调、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之流传甚广。
2、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源于临湘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湖北通城、崇阳等地。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受汉调影响明显。传统剧目《补背褡》经过整理后取得较高的成就。
3、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常德花鼓戏“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曰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新编现代戏《山村兽医》。
常德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经过整理的《清风亭》是比较成功的单折戏,剧作赞扬打草鞋老人张元秀同情周桂英母子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舍子”一场情词委婉,凄楚动人,通过花鼓调的演唱,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4、衡阳花鼓戏
衡阳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衡州花鼓戏常宁一带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在罗甸新农村建设中作用.doc
- 浅议新外科治疗理念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观察.doc
- 浅议新形势-新教材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doc
- 浅议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策.doc
- 浅议新形势下医院政工队伍建设.doc
- 浅议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措施.doc
- 浅议新形势下国企工会工作新思路.doc
- 浅议新形势下城市水土保持.doc
- 浅议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及模式.doc
- 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小学班主任工作.doc
- 2025三支一扶过关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5三支一扶测试卷(word)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三支一扶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三支一扶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5三支一扶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常考点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4年结构工程师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4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三支一扶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