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网络黄色新闻之危害
浅议网络黄色新闻之危害摘 要:本文试图以搜狐微门户、腾讯网迷你版、迅雷迷你首页为例,探讨网络中黄色新闻对我国新闻事业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黄色新闻;搜狐微门户;腾讯网迷你版;迅雷迷你首页
一、案例
以搜狐微门户、腾讯网迷你版、迅雷迷你首页为例
笔者针对现代互联网门户网站中迷你网页里的黄色新闻,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选取了三家中国著名的门户网站。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的特点,它能真实地表现信源的特征。这三家门户网站分别是:搜狐网”搜狐微门户”、腾讯网”腾讯网迷你版”、迅雷”迅雷迷你网页”,针对其中的”新闻”栏目,笔者进行为期连续两周的隔天抽样调查,共收集数据截图21张,作为抽样调查样本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论
笔者针对为期连续两周的隔天抽样调查分析样本得出结论如下图:
社会现象7% 奇闻异事 13% 性18% 道德风尚11% 社会问题11%
资料来源:2011年11月3日--2011年11月15日搜狐微门户、腾讯网迷你版、迅雷迷你首页。
1、以坏消息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
坏消息借引导人避灾免祸为幌子,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偷窥心理,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效益。坏消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灾害以及意外事故等;其二是指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不正常的现象,比如黑社会、吸毒、暴力、罪恶、淫乱等等。”由于人类自身生理心理的需要,坏消息更具传播性。
2、内容大多低俗色情
我国部分网站热衷传播与性有关的新闻,例如,卖淫嫖娼、明星性丑闻、婚外恋等新闻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借批判的外衣,满足受众的窥探心理。从人的本性出发,极力挖掘并利用人性的弱点,成为其开拓市场的”常规武器”。这些新闻无法从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下,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反而容易造成网络受众思维的混乱,甚至引导青少年走上不归路。以窥探明星隐私、爆炒明星绯闻争夺低层次的受众,这已成为网站心照不宣的事实。
3、弄虚作假,虚张声势
有些网站为了吸引点击率,热衷于虚张声势的标题和照片,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和渲染,用性和暴力来吸引网民注意,标题耸人听闻,内容牵强附会。甚至有些未经核实的信息,常见有”传”、”有传”、”传闻”等模棱两可的字眼出现在新闻中。由此可见,我国网络黄色新闻不仅数量多而且表现形式多样。
参考文献:
[1]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论网络新闻传播 应警惕新闻低俗化[J].今传媒,2011,(4).
[5]何风波.论中国文化对”黄色新闻”传播的双重效应[EB/OL].中华传媒网学术网,http://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1787.
[6]何风波.对我国媒介黄色新闻现象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
[7]彭珍梅.浅论网络新闻黄色化之危害与救赎[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2).
[8]海伟池.论网络新闻伦理的失衡与构建[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6).
[9]郭松民.警惕”黄色新闻”的泛滥[N].法制日报,2010-7-27(3).
[10]潘钧.我国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黄色新闻”[J].东南传播,2009,56(4).
作者简介:张莹(1990-),女,山西临汾人,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0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张树楠(1983-),男,山东蓬莱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播音教研室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播音专业教师,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学。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鄂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医院诊疗规范管理体系.docx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B51T 2616-2019 机关会议服务规范 .docx VIP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GBT7725 -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pdf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4课时).docx VIP
- 07SG528-1:钢雨篷(一) 国标图集.pdf VIP
- 《心理学(第4版)》课件全套 姚本先 第1--11章 绪论 ---心理健康与教育.pptx
- 司法考试必背大全(涵盖所有法律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