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美国白蛾发生及综合治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宁市美国白蛾发生及综合治理

济宁市美国白蛾发生及综合治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原产于北美洲,广泛分布于加拿大南部、美国各地以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唯一一种被农业、林业部门同时列为检疫对象的外来有害生物,也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主要为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均能造成严重危害。在我国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175种[1],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庞大、食量大、传播迅速和食性杂等特点[2]。 2008年美国白蛾传入山东省济宁市,对济宁市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为了更好地进行防治,笔者对济宁市的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进行研究,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生态学特性,并对济宁市美国白蛾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为当地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1济宁市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 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因运输军用物资而带入该虫。我国于1979年在辽宁省丹东首次发现,1982年传入山东省荣成市,2005年已蔓延至山东省9个市44个县。2008年该虫害入侵济宁市,8月在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耿南、耿北村、郑庄村首次发生美国白蛾疫情,之后扩散到任城区二十里铺、南张镇、兖州市颜店镇;9月梁山县风景区发生疫情,市中区观音阁街道办事处发生疫情,高新区发生疫情,汶上县康驿镇发生疫情。2009年,仅1年多时间,在济宁市已扩散到8个县市区、62个乡镇,呈现点多、面广、疫情严重的态势。2010年,疫情侵害已蔓延全市12个县市区。 2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 2.1形态特征 2.1.1卵。数百粒至上千粒卵呈卵块状不规则单层排列在叶背面,上面覆盖白色鳞片,卵淡绿或浅黄色,后渐变为银灰色,直径0.5 mm左右,近圆球形,表面布有无数有规则的凹陷刻纹,孵化前变灰褐色。 2.1.2幼虫。老熟幼虫体黄绿色或灰黑色,头部黑色有光泽,体背有黑色毛瘤,体侧有橙黄色毛瘤,瘤上生有白色长毛,体长约30 mm。 2.1.3蛹。体长8~15 mm,宽3~5 mm,暗红褐色。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黄褐色薄丝质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 2.1.4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全身鳞片细而密。雄虫体长9~12 mm,翅展23~25 mm,体呈锯齿状,越冬代雄蛾前翅白色有多个浅黑色斑点,夏季代的雄蛾前翅多为纯白色,只有少数个体的前翅具暗色斑点,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橘黄色,胫节和跗节大部分为黑色;雌虫体长13~18 mm,翅展33~48 mm,额前后翅纯白色。 2.2生活习性 在我国北方,美国白蛾一般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成虫产卵和羽化,平均每次产卵500~800粒,最多可达2 000粒,卵孵化率95%以上。第1代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危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其中,1~4龄幼虫多结网危害,5龄后的幼虫开始脱离网幕,分散危害,进入暴食阶段,6龄幼虫开始成群转移。7月为第1代成虫期。第2代幼虫于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8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出现。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3济宁市美国白蛾的综合治理 3.1防控措施 3.1.1科学谋划,实施高位推动。济宁市政府要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严格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群防群控、联防联治”的管理原则,推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实行“以无公害防治措施为主体的人工物理防治与药剂防治、飞机防控与地面防治、专业队防治与群众防治、美国白蛾防治与其他病虫害兼治相结合”的治理策略。 3.1.2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建立监测防治队伍 。济宁市每个乡镇(办)都将建立30人的监测防治队伍,每村(居)确保有1名村级森防员,开展虫情调查和监测,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从2011年起,济宁市防控工作重心下移,组建了中区、任城区、曲阜市、邹城市、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8处市属测报点,强化了市站能力建设,配套完善县级监测网点,制定了管理办法,实施美国白蛾成虫监测日报告和发生防治情况周报告制度,全面掌握美国白蛾疫情动态,形成以国家、省级测报站点为依托,市属基层监测站点为补充,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 3.1.3加强宣传指导,提高防控意识。2011年济宁市发放美国白蛾工作日志1 000份、明白纸逾1万份、悬挂条幅逾500幅,张贴标语逾1万张,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人员逾1万人次。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美国白蛾防控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美国白蛾的严重危害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全市共举办各种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