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四编22.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概论四编22

第一节 抒情界定 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 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 抒情诗的表现对象:“心境”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 二、抒情的本质 (一) 抒情与现实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抒情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抒情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生活层面。 情感呈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抒情反映具有评价性。情感本身也是一种主观态度。 (二)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抒情比叙事更富于主体的自我色彩。 创造过程中更多地呈现主体的情感世界 。 ——自我表现性 个体的存在具有社会性。自我的情感表现中包含普遍的社会内涵。 抒情性作品的创造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和社会交流。 抒情自我与社会的联系最突出地体现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 ——社会性 (三)抒情与宣泄 文学抒情与普通情感宣泄不同 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 抒情主体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对象来表现,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 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构造适合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的声音与画面形象的组织形式之中,不可分离。 抒情诗成为“最典型的语言创作”。 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不同,突出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 改造普通话语:诗家语和陌生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王国维《人间词话》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声与情 景与情 (一)声与情 诗与乐同源 声调与情调 平仄关系、押韵、格律 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 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 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戴望舒《论诗零札》 戴望舒 《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二)景与情 诗与画相通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莱辛:诗是时间性的语言艺术 画是空间性的造型艺术 中国画“散点透视”,与抒情诗相近 情景关系 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谓有意境 王国维 《人间词话》(片段)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片段)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真与幻 诗的真实,在于主观感受的真实,情感逻辑的真实。 《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身修辞,非有二道。试观杜公,凡赠寄之作,无不情真意挚,至今读之,犹为感动。无他,诚焉耳。 ——方东树 王国维 《人间词话》(片段)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自然中之物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